首页--经济论文--农业经济论文--中国农业经济论文--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论文--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论文--农业资源类型及评价论文

安徽省耕地保护问题与权责厘清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1 导论第9-15页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第9-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及文献综述第11-13页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第13-14页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第14页
    1.5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4-15页
2 相关理论基础第15-21页
    2.1 耕地保护理论第15-16页
        2.1.1 耕地的含义第15页
        2.1.2 耕地保护的含义第15-16页
    2.2 产权理论第16-17页
    2.3 可持续发展理论第17-18页
    2.4 权利和义务对等理论第18-21页
        2.4.1 权利的概念第18-19页
        2.4.2 义务的概念第19-20页
        2.4.3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第20-21页
3 安徽省耕地保护现状与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3.1 安徽省耕地保护现状第21页
    3.2 安徽省耕地保护现阶段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4 安徽省耕地保护的主体分析第22-32页
    4.1 安徽省耕地保护积极作为主体分析第23-24页
        4.1.1 中央政府的行为分析第23-24页
    4.2 安徽省耕地保护作为但不积极的主体分析第24-31页
        4.2.1 安徽省地方政府的行为分析第24-27页
        4.2.2 安徽省农户行为分析第27-28页
        4.2.3 安徽省农村集体组织行为分析第28-29页
        4.2.4 安徽省用地单位行为分析第29-30页
        4.2.5 安徽省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的行为第30-31页
    4.3 安徽省耕地保护不作为主体分析第31-32页
        4.3.1 安徽省城市市民行为分析第31页
        4.3.2 安徽省周边粮食主销区的行为第31-32页
5 安徽省耕地保护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分析第32-40页
    5.1 耕地保护积极作为主体的权利义务分析第33页
        5.1.1 中央政府的权利和义务分析第33页
    5.2 耕地保护作为但不积极的主体权利义务分析第33-37页
        5.2.1 安徽省地方政府的权利和义务分析第33-34页
        5.2.2 安徽省农户权利和义务分析第34-35页
        5.2.3 安徽省农村集体组织权利和义务分析第35-36页
        5.2.4 安徽省用地单位权利和义务分析第36页
        5.2.5 安徽省作为国家粮食主产区权利义务分析第36-37页
    5.3 耕地保护不作为主体权利义务分析第37-40页
        5.3.1 安徽省城市市民权利和义务分析第37-38页
        5.3.2 安徽省周边粮食主销区的权利义务分析第38-40页
    5.4 耕地保护的相关主体间的关系第40页
6.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第40-46页
    6.1 研究结论第40-42页
    6.2 对策建议第42-46页
        6.2.1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土地监察部门监察力度第42-43页
        6.2.2 明确城市市民、以及粮食主销区的耕地保护义务第43页
        6.2.3 明确安徽省地方政府的责任,激励其保护耕地第43-44页
        6.2.4 明确安徽省用地单位的责任,激励其保护耕地第44页
        6.2.5 明确安徽省农户的责任,激励其保护耕地第44页
        6.2.6 明确安徽省作为粮食主产区的责任,激励其保护耕地第44-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典型工况试验的轮式装载机动力匹配分析
下一篇:自发性遗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耳聋小鼠的表型及其致病基因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