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炼焦化学工业论文--煤的高温干馏论文--化学产品加工论文--沥青加工论文

针状焦生产用混合溶剂质量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9-27页
    1.1 煤沥青第10-16页
        1.1.1 煤沥青的性质及组成第10-12页
        1.1.2 喹啉不溶物第12页
        1.1.3 煤焦油沥青的应用第12-16页
    1.2 针状焦第16-25页
        1.2.1 针状焦的原料预处理工艺第17-19页
        1.2.2 溶剂预处理方法第19-23页
        1.2.3 混合溶剂作用及质量检测方法第23-25页
    1.3 本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5-27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27-36页
    2.1 原料和试剂第27-28页
        2.1.1 原料的来源第27页
        2.1.2 原料的性质第27-28页
        2.1.3 化学试剂第28页
    2.2 主要实验仪器和设备第28-29页
    2.3 混合溶剂调配第29-30页
    2.4 精制沥青的制备第30-31页
    2.5 混合溶剂芳脂比表征方法第31-33页
        2.5.1 比重法第31页
        2.5.2 馏程法第31-32页
        2.5.3 色谱法第32页
        2.5.4 荧光指示剂吸附法第32-33页
    2.6 沥青表征方法第33-36页
        2.6.1 灰分第33页
        2.6.2 挥发分第33-34页
        2.6.3 元素分析第34页
        2.6.4 结焦值第34页
        2.6.5 族组成分析第34-36页
第三章 混合溶剂质量检测方法的建立第36-63页
    3.1 引言第36页
    3.2 混合溶剂质量检测气相色谱方法建立第36-56页
        3.2.1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的确定第36-41页
        3.2.2 芳脂比线性方程测定方法的建立第41-49页
        3.2.3 芳/脂比变化趋势及范围测定方法的建立第49-56页
    3.3 混合溶剂质量检测其他分析方法建立第56-61页
        3.3.1 混合溶剂质量检测荧光指示剂吸附方法的建立第56-57页
        3.3.2 混合溶剂不同芳/脂比与密度的关系第57-58页
        3.3.3 混合溶剂不同芳/脂比与馏程的关系第58-61页
    3.4 本章小结第61-63页
第四章 溶剂沉降法脱除煤沥青中原生喹啉不溶物第63-71页
    4.1 引言第63页
    4.2 混合溶剂净化软沥青第63-69页
        4.2.1 混合溶剂芳/脂比对精制沥青收率和QI含量的影响第63-65页
        4.2.2 溶剂比对精制沥青收率和QI含量的影响第65-67页
        4.2.3 沉降分离温度对精制沥青收率和QI含量的影响第67-68页
        4.2.4 沉降分离时间对精制沥青收率和QI的影响第68-69页
    4.3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第71-73页
    5.1 主要结论第71-72页
    5.2 建议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第76-77页
致谢第77-78页

论文共7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县中小学教师网络培训需求分析研究--以西安市灞桥区为例
下一篇:消费者为何言行不一:绿色消费意向—行为差距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