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9-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缩略语表 | 第15-16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6-41页 |
1 前言 | 第16页 |
2 肠道屏障 | 第16-24页 |
2.1 肠道机械屏障 | 第17-21页 |
2.1.1 上皮细胞 | 第17-18页 |
2.1.2 紧密连接 | 第18-21页 |
2.2 肠道化学屏障 | 第21页 |
2.3 肠道生物屏障 | 第21-22页 |
2.4 肠道免疫屏障 | 第22-23页 |
2.5 肠道屏障功能的检测 | 第23-24页 |
3 仔猪早期断奶综合征 | 第24-28页 |
3.1 仔猪早期断奶的应激因素 | 第24-26页 |
3.2 仔猪早期断奶对肠道的影响 | 第26-28页 |
3.2.1 对肠道pH值和菌群结构的影响 | 第26页 |
3.2.2 对肠道免疫系统的影响 | 第26-27页 |
3.2.3 对肠粘膜上皮形态、消化功能和肠道通透性的影响 | 第27-28页 |
4 氧化应激 | 第28-32页 |
4.1 氧化应激的概念和危害 | 第28页 |
4.2 自由基的概念和产生途径 | 第28-29页 |
4.2.1 自由基的概念及种类 | 第28-29页 |
4.2.2 自由基的产生途径 | 第29页 |
4.3 机体的抗氧化防御系统 | 第29-32页 |
4.3.1 酶系抗氧化系统 | 第29-30页 |
4.3.2 非酶系抗氧化防御系统 | 第30-32页 |
5 早期断奶中的氧化应激 | 第32-34页 |
5.1 早期断奶中可能导致氧化应激的因素 | 第32-33页 |
5.2 氧化应激对肠道屏障的损害 | 第33-34页 |
5.2.1 对肠道生物屏障的损害 | 第33页 |
5.2.2 对肠道免疫屏障的损害 | 第33页 |
5.2.3 对肠道机械屏障的损害 | 第33-34页 |
6 缓解氧化应激的主要方式 | 第34-35页 |
6.1 自身调节 | 第34页 |
6.2 外源抗氧化物质的使用 | 第34-35页 |
7 研究氧化应激的动物模型 | 第35-36页 |
7.1 LPS诱导的氧化应激模型 | 第35页 |
7.2 DSS诱导的氧化应激模型 | 第35页 |
7.3 Diquat诱导的氧化应激模型 | 第35-36页 |
8 植物提取物 | 第36-39页 |
8.1 植物提取物定义和性质 | 第36页 |
8.2 植物提取物的功能 | 第36-37页 |
8.3 止痢草油 | 第37-39页 |
8.3.1 止痢草油的主要功能 | 第38页 |
8.3.2 止痢草油在生产中的作用 | 第38-39页 |
9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9-41页 |
第二章 敌草快诱导的大鼠应激模型用于肠道氧化损伤研究的可行性 | 第41-50页 |
1 引言 | 第41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41-45页 |
2.1 试验动物和药物 | 第41页 |
2.2 主要试剂 | 第41-42页 |
2.3 仪器设备 | 第42页 |
2.4 试验方法 | 第42-45页 |
2.4.1 动物分组与饲喂方法 | 第42-43页 |
2.4.2 试验处理 | 第43页 |
2.4.3 试验样品采集 | 第43页 |
2.4.4 血浆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检测 | 第43页 |
2.4.5 血浆和组织抗氧化指标检测 | 第43-44页 |
2.4.6 空肠组织形态学 | 第44-45页 |
3 数据统计 | 第45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45-48页 |
4.1 血浆应激激素水平 | 第45-46页 |
4.2 血浆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程度 | 第46页 |
4.3 肝脏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程度 | 第46-47页 |
4.4 空肠粘膜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程度 | 第47页 |
4.5 空肠粘膜和食糜中ROS含量 | 第47-48页 |
4.6 空肠组织形态学观察 | 第48页 |
5 讨论 | 第48-49页 |
5.1 大鼠腹腔注射敌草快诱导的氧化应激效应 | 第48-49页 |
5.2 敌草快诱导大鼠模型用于肠道氧化损伤研究的可行性 | 第49页 |
6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三章 止痢草油对大鼠肠道氧化损伤的干预作用评价及机制研究 | 第50-68页 |
1 引言 | 第50-51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51-58页 |
2.1 试验动物和药物 | 第51页 |
2.2 主要试剂 | 第51页 |
2.3 仪器设备 | 第51-52页 |
2.4 试验方法 | 第52-58页 |
2.4.1 动物分组与饲喂方法 | 第52页 |
2.4.2 试验处理 | 第52页 |
2.4.3 试验样品采集 | 第52页 |
2.4.4 血浆中皮质醇和去甲肾上腺素检测 | 第52-53页 |
2.4.5 空肠粘膜抗氧化指标和食糜中活性氧含量检测 | 第53页 |
2.4.6 空肠食糜中微生物DNA提取和测定 | 第53-56页 |
2.4.7 空肠炎性因子及紧密连接相关蛋白mRNA表达水平检测 | 第56-57页 |
2.4.8 免疫印记法检测蛋白表达量 | 第57-58页 |
2.4.9 空肠组织形态学 | 第58页 |
3 数据统计 | 第58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58-66页 |
4.1 血浆应激激素水平 | 第58-59页 |
4.2 空肠抗氧化酶活性和MDA含量 | 第59-60页 |
4.3 空肠粘膜和食糜中ROS含量 | 第60-61页 |
4.4 空肠食糜中菌群的变化 | 第61-62页 |
4.5 空肠粘膜中炎性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 | 第62-63页 |
4.6 空肠紧密连接相关蛋白的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 第63-65页 |
4.7 空肠组织形态学观察 | 第65-66页 |
5 讨论 | 第66-67页 |
5.1 敌草快诱导肠道氧化应激的机制 | 第66页 |
5.2 止痢草油缓解肠道氧化应激的作用及机制 | 第66-67页 |
5.3 止痢草油缓解肠道形态学损伤的作用 | 第67页 |
6 小结 | 第67-68页 |
第四章 止痢草油对断奶仔猪肠道氧化应激的干预作用及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68-85页 |
1 引言 | 第68页 |
2 材料和方法 | 第68-75页 |
2.1 主要试剂 | 第68页 |
2.2 仪器设备 | 第68-69页 |
2.3 动物试验及样品采集 | 第69-75页 |
2.3.1 试验一 止痢草油缓解断奶仔猪肠道氧化应激作用及机制研究 | 第69-73页 |
2.3.2 试验二 止痢草油对断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及适宜添加量 | 第73-75页 |
3 数据统计 | 第75-76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76-83页 |
4.1 试验一 | 第76-81页 |
4.1.1 血浆应激激素水平 | 第76页 |
4.1.2 空肠抗氧化酶活性和脂质过氧化程度 | 第76-77页 |
4.1.3 空肠食糜中菌群的变化 | 第77-78页 |
4.1.4 空肠粘膜中炎性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量 | 第78页 |
4.1.5 空肠组织形态学观察 | 第78-79页 |
4.1.6 肠粘膜通透性指标 | 第79-80页 |
4.1.7 肠粘膜中紧密连接蛋白mRNA的表达量 | 第80页 |
4.1.8 仔猪腹泻情况 | 第80-81页 |
4.1.9 仔猪生产性能 | 第81页 |
4.2 试验二 | 第81-83页 |
4.2.1 仔猪各阶段腹泻情况 | 第81-82页 |
4.2.2 仔猪各阶段生产性能 | 第82-83页 |
5 讨论 | 第83-84页 |
5.1 日粮添加止痢草油对断奶仔猪肠道氧化应激及肠粘膜损伤的作用 | 第83-84页 |
5.2 日粮添加止痢草油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 | 第84页 |
6 小结 | 第84-85页 |
第五章 结语 | 第85-86页 |
1 研究结论 | 第85页 |
2 创新点 | 第85页 |
3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85-86页 |
参考文献 | 第86-98页 |
致谢 | 第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