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17页 |
1.1 黄芩简介 | 第13页 |
1.2 黄芩素研究概述 | 第13-14页 |
1.2.1. 黄芩素药理作用 | 第13-14页 |
1.3 黄芩素的体内过程 | 第14-16页 |
1.3.1 黄芩素的吸收 | 第14-15页 |
1.3.2 黄芩素的代谢 | 第15页 |
1.3.3 黄芩素的排泄 | 第15-16页 |
1.4 黄芩素及其代谢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 第16页 |
1.5 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黄芩素的代谢产物鉴定 | 第17-27页 |
2.1 试验目的 | 第17页 |
2.2 仪器与药品 | 第17-18页 |
2.3 试验方法 | 第18-19页 |
2.4 试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19-27页 |
第三章 黄芩素及七种代谢物生物基质中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7-79页 |
3.1 试验目的 | 第27页 |
3.2 分析方法的建立 | 第27-36页 |
3.2.1 仪器与药品 | 第27-28页 |
3.2.2 溶液的配制 | 第28-30页 |
3.2.3 血浆样品的前处理方法 | 第30-31页 |
3.2.4 色谱条件 | 第31-34页 |
3.2.5 质谱条件 | 第34-36页 |
3.3 方法确证 | 第36-76页 |
3.4 实验讨论 | 第76-79页 |
3.4.1 黄芩素及其代谢物的稳定性分析 | 第76页 |
3.4.2 质谱条件优化 | 第76页 |
3.4.3 液相条件的优化 | 第76-77页 |
3.4.4 提取方法的优化 | 第77-78页 |
3.4.5 内标的选择 | 第78-79页 |
第四章 黄芩素及代谢物分析方法生物样品测试中的应用 | 第79-96页 |
4.1 试验目的 | 第79页 |
4.2 试验方案设计 | 第79-80页 |
4.2.1 志愿者选择 | 第79页 |
4.2.2 生物样品采集 | 第79-80页 |
4.3 未知样品的测定 | 第80-87页 |
4.4 数据处理及分析 | 第87-95页 |
4.5 试验结果讨论 | 第95-96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96-97页 |
参考文献 | 第97-100页 |
个人简介 | 第100页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0-101页 |
致谢 | 第1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