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1 引言 | 第11-13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3-26页 |
2.1 面部表情 | 第13-21页 |
2.1.1 面部表情识别的知觉模式 | 第13-14页 |
2.1.2 局部特征线索的作用 | 第14-15页 |
2.1.3 面部表情识别的性别差异研究 | 第15-16页 |
2.1.4 面部表情的跨文化研究 | 第16-17页 |
2.1.5 面部表情和姿态表情、语调表情研究 | 第17-19页 |
2.1.6 面部表情研究的方法 | 第19-21页 |
2.2 面部情绪效价 | 第21-23页 |
2.2.1 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生理机制 | 第21页 |
2.2.2 生物进化中积极情绪和消极情绪的作用 | 第21-22页 |
2.2.3 积极情绪优势和消极情绪偏向 | 第22-23页 |
2.3 面部情绪强度 | 第23页 |
2.4 注意资源 | 第23-26页 |
2.4.1 注意资源匮乏理论 | 第23-24页 |
2.4.2 注意资源的研究范式 | 第24-26页 |
3 问题提出 | 第26-29页 |
3.1 问题提出 | 第26页 |
3.2 研究创新点 | 第26-27页 |
3.3 研究意义 | 第27页 |
3.3.1 理论意义 | 第27页 |
3.3.2 实践意义 | 第27页 |
3.4 研究假设 | 第27-29页 |
4 实证研究 | 第29-51页 |
4.1 实验一:注意资源量对不同面部强度表情效价的影响 | 第29-41页 |
4.1.1 研究目的 | 第29页 |
4.1.2 研究方法 | 第29-32页 |
4.1.3 结果与分析 | 第32-39页 |
4.1.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39-41页 |
4.2 实验二:局部线索特征对不同面部强度表情效价的影响 | 第41-51页 |
4.2.1 研究目的 | 第41-42页 |
4.2.2 研究方法 | 第42-43页 |
4.2.3 结果与分析 | 第43-49页 |
4.2.4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49-51页 |
5 总讨论 | 第51-54页 |
5.1 积极表情优势与消极情绪偏向的争议 | 第51-52页 |
5.2 表情强度影响面部表情的识别 | 第52页 |
5.3 注意资源影响面部表情的识别加工 | 第52-53页 |
5.4 局部特征线索的作用 | 第53-54页 |
6 结论 | 第54-55页 |
7 本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0页 |
附录 | 第60-62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