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3页 |
1.2.1 黑启动策略研究 | 第10-11页 |
1.2.2 黑启动电源的选取及初步电网的构建 | 第11-12页 |
1.2.3 黑启动最优路径的选取 | 第12页 |
1.2.4 黑启动负荷恢复的最优化 | 第12-13页 |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3-14页 |
第二章 黑启动基本原则和技术问题分析 | 第14-22页 |
2.1 基本原则 | 第14-16页 |
2.1.1 黑启动的基本过程 | 第14-15页 |
2.1.2 区域划分原则 | 第15页 |
2.1.3 与继电保护的配合 | 第15-16页 |
2.2 黑启动需防范问题 | 第16-19页 |
2.2.1 机组自励磁 | 第16-17页 |
2.2.2 变压器励磁涌流 | 第17-18页 |
2.2.3 过电压 | 第18-19页 |
2.3 所用仿真工具简介 | 第19-22页 |
2.3.1 电力系统分析软件PSD-BPA | 第19-20页 |
2.3.2 电磁暂态分析软件PSCAD/EMTDC | 第20-22页 |
第三章 东莞电网黑启动方案设计 | 第22-30页 |
3.1 东莞电网简介 | 第22-25页 |
3.1.1 电网规模 | 第22页 |
3.1.2 电网负荷 | 第22-23页 |
3.1.3 电网运行方式 | 第23-25页 |
3.2 东莞电网黑启动电源分析 | 第25-26页 |
3.3 黑启动路径的选择 | 第26-30页 |
3.3.1 主要电厂分布 | 第27-28页 |
3.3.2 重要用户 | 第28-30页 |
第四章 东莞电网黑启动方案研究 | 第30-61页 |
4.1 东莞电网内部启动电源黑启动方案研究 | 第30-55页 |
4.1.1 第一阶段 | 第30-48页 |
4.1.2 第二阶段 | 第48-51页 |
4.1.3 第三阶段 | 第51-55页 |
4.2 东莞电网外部启动电源黑启动方案研究 | 第55-61页 |
4.2.1 东莞片黑启动方案 | 第55-56页 |
4.2.2 莞城片黑启动方案 | 第56-57页 |
4.2.3 横沥片黑启动方案 | 第57-58页 |
4.2.4 水乡片黑启动方案 | 第58-59页 |
4.2.5 纵江片黑启动方案 | 第59-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攻读硕士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第65-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