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2-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21页 |
1 偃麦草属的分类地位 | 第9-10页 |
2 偃麦草属形态特征和地理分布 | 第10-11页 |
3 偃麦草属的优良特性及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4 偃麦草属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4.1 染色体组研究 | 第12-13页 |
4.2 多倍体化后的染色体组结构 | 第13-14页 |
4.3 抗性基因研究 | 第14-16页 |
5 小麦族植物染色体组结构研究 | 第16-20页 |
5.1 原位杂交技术的发展 | 第16-17页 |
5.2 45S rDNA | 第17-18页 |
5.3 分子系统发育与进化研究 | 第18-20页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偃麦草属植物染色体数目 | 第21-26页 |
1 前言 | 第21页 |
2 实验材料 | 第21-22页 |
3 实验方法 | 第22-23页 |
3.1 材料准备 | 第22-23页 |
3.2 压片法进行染色体制片 | 第23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23-25页 |
5 讨论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基于PepC和Pgk1基因序列探讨偃麦草属与近缘属的系统发育关系 | 第26-42页 |
1 前言 | 第26-27页 |
2 材料 | 第27-30页 |
3 实验方法 | 第30-34页 |
3.1 PCR克隆与测序 | 第30-33页 |
3.2 基因序列分析 | 第33-34页 |
3.3 系统发育分析 | 第34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34-40页 |
4.1 PepC基因序列分析 | 第34-35页 |
4.2 Pgk1基因序列分析 | 第35-37页 |
4.3 PepC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37页 |
4.4 Pgk1基因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 第37-40页 |
5 讨论 | 第40-42页 |
5.1 偃麦草属植物的系统发育关系 | 第40页 |
5.2 基因树冲突 | 第40-42页 |
第四章 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组的FISH核型 | 第42-52页 |
1 前言 | 第42-43页 |
2 实验材料 | 第43-44页 |
3 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3.1 滴片法进行染色体制片 | 第44页 |
3.2 非变性荧光原位杂交(ND-FISH) | 第44-45页 |
4 结果与分析 | 第45-49页 |
4.1 不同倍型长穗偃麦草的45S rDNA的分布 | 第45-46页 |
4.2 二倍体偃麦草染色体组的FISH核型 | 第46-49页 |
5 讨论 | 第49-52页 |
5.1 多倍体长穗偃麦草45S rDNA主位点的数目和位置的变化 | 第49-50页 |
5.2 E染色体组的FISH核型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61页 |
附录 各类试剂的配制 | 第61-63页 |
致谢 | 第63-64页 |
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或专利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