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7页 |
1.1 引言 | 第13-14页 |
1.2 高固体分涂料 | 第14-18页 |
1.2.1 高固体分涂料的种类 | 第14-16页 |
1.2.2 高固体分双组分聚氨酯木器涂料的研究进展 | 第16-18页 |
1.3 星形聚合物 | 第18-24页 |
1.3.1 支化结构高分子 | 第19-20页 |
1.3.2 星形聚合物的合成方法 | 第20-23页 |
1.3.3 星形聚合物的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1.4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第24-27页 |
1.4.1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第24-25页 |
1.4.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1.4.3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四臂星形羟基聚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27-40页 |
2.1 引言 | 第27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7-31页 |
2.2.1 实验原料 | 第27-28页 |
2.2.2 实验仪器 | 第28-29页 |
2.2.3 四臂星形羟基聚酯的合成 | 第29-30页 |
2.2.4 分析与测试 | 第30-31页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31-39页 |
2.3.1 四臂星形羟基聚酯的红外光谱 | 第31-32页 |
2.3.2 四臂星形羟基聚酯的核磁共振氢谱 | 第32-33页 |
2.3.3 四臂星形羟基聚酯的凝胶渗透色谱 | 第33-35页 |
2.3.4 四臂星形羟基聚酯的溶解性 | 第35页 |
2.3.5 四臂星形羟基聚酯的稀释曲线 | 第35-36页 |
2.3.6 四臂星形羟基聚酯涂膜的热稳定性能 | 第36-38页 |
2.3.7 四臂星形羟基聚酯的涂膜性能 | 第38-39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多臂星形羟基聚酯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 第40-51页 |
3.1 引言 | 第40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40-44页 |
3.2.1 实验原料 | 第40-41页 |
3.2.2 实验仪器 | 第41页 |
3.2.3 多臂星形羟基聚酯的合成 | 第41-43页 |
3.2.4 分析与测试 | 第43-44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44-49页 |
3.3.1 多臂星形羟基聚酯的红外光谱 | 第44-45页 |
3.3.2 多臂星形羟基聚酯的核磁共振氢谱 | 第45-47页 |
3.3.3 多臂星形羟基聚酯的凝胶渗透色谱 | 第47-48页 |
3.3.4 多臂星形羟基聚酯的涂膜性能 | 第48-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1页 |
第四章 高固体分双组分聚氨酯木器涂料的配制 | 第51-69页 |
4.1 引言 | 第51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51-53页 |
4.2.1 实验原料 | 第51-52页 |
4.2.2 实验仪器 | 第52页 |
4.2.3 双组分聚氨酯木器涂料的配制 | 第52-53页 |
4.2.4 涂膜性能测试 | 第53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53-67页 |
4.3.1 硬树脂的优选 | 第53-55页 |
4.3.2 低黏度多元醇的优选 | 第55-56页 |
4.3.3 固化剂复配的优选 | 第56-60页 |
4.3.4 稀释剂复配的优选 | 第60-61页 |
4.3.5 催化剂添加比例的优选 | 第61-62页 |
4.3.6 消泡剂的优选 | 第62-63页 |
4.3.7 NCO与OH的最佳摩尔比 | 第63-65页 |
4.3.8 配方设计及性能检测 | 第65-67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结论 | 第69-70页 |
展望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77-78页 |
致谢 | 第78-79页 |
附件(1) | 第79-80页 |
附件(2) | 第80-81页 |
Ⅳ-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