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13-16页 |
1 研究对象 | 第13页 |
2 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2.1 西医诊断标准 | 第13页 |
2.2 证素积分诊断标准 | 第13-14页 |
3 病例选择标准 | 第14页 |
3.1 纳入标准 | 第14页 |
3.2 排除标准 | 第14页 |
4 理化指标检测 | 第14页 |
5 四诊资料采集 | 第14页 |
6 数据统计学处理 | 第14-16页 |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 第16-23页 |
1 调查对象临床资料 | 第16页 |
2 MS痰瘀互结证的证素分布特点 | 第16-17页 |
2.1 MS痰瘀互结证的病位证素分布特点 | 第16页 |
2.2 MS痰瘀互结组的兼杂病性证素分布特点 | 第16-17页 |
3 MS痰瘀互结组患者与对照组之间的证素分布的对比 | 第17-21页 |
3.1 痰瘀互结证患者与非痰瘀互结证患者各病位证素所占总体比率对比 | 第17-18页 |
3.2 痰瘀互结证患者与非痰瘀互结证患者各病性证素所占总体比率对比 | 第18-19页 |
3.3 痰瘀互结组与非痰瘀互结组患者病位证素积分的比较 | 第19-20页 |
3.4 痰瘀互结组与非痰瘀互结组患者常见兼杂病性证素积分的比较 | 第20-21页 |
4 MS痰瘀互结组与对照组的胰岛素、HOMA-IR的比较 | 第21页 |
5 MS痰、血瘀证素积分与HOMA-IR的相关性 | 第21-22页 |
5.1 MS痰证素积分与HOMA-IR的相关性 | 第21-22页 |
5.2 MS痰证素积分与HOMA-IR的相关性 | 第22页 |
6 IR对MS痰瘀互结证诊断价值的评价分析 | 第22-23页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23-30页 |
1 MS痰瘀互结证病变机理分析 | 第23-25页 |
1.1 脾虚湿困 | 第23-24页 |
1.2 肝郁气滞 | 第24页 |
1.3 肾精不足 | 第24-25页 |
2 MS痰瘀互结证兼夹证素分布与非痰瘀互结证的对比分析 | 第25-26页 |
3 MS痰瘀互结证与非痰瘀互结证的胰岛素、HOMA-IR的对比分析 | 第26-27页 |
4 MS痰、血瘀证素与HOMA-IR相关性研究 | 第27-28页 |
5 运用IR为MS痰瘀互结证的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 第28页 |
6 本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8-30页 |
6.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28页 |
6.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28-30页 |
结语 | 第30-31页 |
参考文献 | 第31-33页 |
附录 | 第33-39页 |
文献综述 | 第39-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作者简历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