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母汤联合激素治疗风湿痹阻型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观察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第10-25页 |
第一节 中医学对阴阳毒的认识 | 第10-15页 |
一、病名及症状 | 第10-11页 |
二、病因病机 | 第11-12页 |
三、辨证论治 | 第12-13页 |
四、从风、湿论治阴阳毒 | 第13-15页 |
第二节 现代医学对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概况 | 第15-19页 |
一、发病机制 | 第15-16页 |
二、治疗 | 第16-19页 |
第三节 昆母汤的研究进展 | 第19-25页 |
一、昆明山海棠 | 第19-21页 |
二、益母草 | 第21-23页 |
三、昆母汤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研究内容 | 第25-34页 |
第一节 研究方案 | 第25-27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25-26页 |
二、实验方案 | 第26-27页 |
第二节 疗效评价与研究结果 | 第27-34页 |
一、评价标准 | 第27页 |
二、结果分析 | 第27-34页 |
第三章 讨论 | 第34-39页 |
第一节 昆母汤的临床疗效 | 第34-37页 |
一、研究结果 | 第34页 |
二、一般情况 | 第34页 |
三、昆母汤的疗效 | 第34-35页 |
四、昆母汤对病情活动的影响 | 第35-36页 |
五、昆母汤对尿蛋白的影响 | 第36页 |
六、昆母汤对甘油三酯的作用 | 第36-37页 |
七、昆母汤的整体疗效 | 第37页 |
第二节 昆母汤的用药安全性 | 第37-39页 |
一、安全性 | 第37页 |
二、不良反应 | 第37-39页 |
结语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5页 |
附录 | 第45-50页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第50-51页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