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室内定位方法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主要符号表第8-9页
第1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第9-10页
    1.2 室内定位技术的研究现状第10-13页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第13-14页
第2章 Zigbee与室内定位技术第14-20页
    2.1 Zigbee知识介绍第14-16页
        2.1.1 Zigbee协议第14页
        2.1.2 常见的无线网络数据传输协议及其比较第14-15页
        2.1.3 Zigbee的软件架构第15-16页
        2.1.4 Zigbee的特点第16页
    2.2 无线定位方法第16-19页
        2.2.1 基于测距的定位法第16-18页
        2.2.2 基于非测距的定位法第18-19页
    2.3 本章小结第19-20页
第3章 基于RSSI的室内定位方法第20-35页
    3.1 无线信号传输模型第20-22页
        3.1.1 经验模型第20页
        3.1.2 理论模型第20-22页
    3.2 经典定位法第22-26页
        3.2.1 最小二乘法第22-24页
        3.2.2 三角形质心法第24-25页
        3.2.3 三角形加权质心法第25-26页
        3.2.4 常用定位法存在的问题第26页
    3.3 改进的四边形加权质心定位算法第26-34页
        3.3.1 四边形质心算法的给出第26-27页
        3.3.2 权值的修正第27-28页
        3.3.3 四边形加权定位法第28-29页
        3.3.4 实验仿真及分析第29-34页
    3.4 本章小结第34-35页
第4章 改进的BP神经网络定位法第35-49页
    4.1 BP网络概述第35-39页
        4.1.1 BP网络模型第35-36页
        4.1.2 BP学习算法第36-38页
        4.1.3 BP神经网络的不足第38-39页
    4.2 思维进化算法第39-40页
    4.3 定位模型第40页
    4.4 思维进化优化BP的定位原理第40-41页
    4.5 思维进化算法优化BP网络过程第41-43页
    4.6 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第43-48页
    4.7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第5章 基于径向基函数网络的室内定位方法第49-56页
    5.1 RBF神经网络结构和室内定位模型的建立第49-50页
    5.2 RBF神经网络的学习过程第50-51页
    5.3 RBF神经网络与BP神经网络的比较第51-52页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52-55页
        5.4.1 RBF神经网络的建立第52-53页
        5.4.2 实验环境搭建第53页
        5.4.3 实验结果比较第53-55页
    5.5 本章小结第55-56页
第6章 总结与展望第56-58页
参考文献第58-6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1-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构式“没有比X更Y的(了)”研究
下一篇: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乡村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以陕西关中地区乡村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