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缆沟井智能在线综合监测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1页 |
1.1 课题的背景 | 第9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1.3 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0-11页 |
第2章 系统及结构分析 | 第11-16页 |
2.1 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 第11-12页 |
2.1.1 在线综合监测系统的结构 | 第11页 |
2.1.2 在线综合监测系统的功能 | 第11-12页 |
2.2 系统的功能需求 | 第12页 |
2.3 系统的总体分析 | 第12-15页 |
2.3.1 网络拓扑结构 | 第13页 |
2.3.2 系统基本构成 | 第13-15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3章 硬件系统的设计 | 第16-28页 |
3.1 硬件系统的基本架构 | 第16-20页 |
3.1.1 ARM核心处理器的架构 | 第16页 |
3.1.2 FPGA核心处理器的架构 | 第16-17页 |
3.1.3 主要接口的架构 | 第17-20页 |
3.2 主要硬件电路的设计 | 第20-27页 |
3.2.1 核心板的设计 | 第20-23页 |
3.2.2 外围板的设计 | 第23-24页 |
3.2.3 主要接口的设计 | 第24-27页 |
3.3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4章 软件系统的设计 | 第28-46页 |
4.1 软件系统的基本架构 | 第28页 |
4.2 系统软件的设计 | 第28-37页 |
4.2.1 BootLoader的移植 | 第28-30页 |
4.2.2 UART接口驱动的设计 | 第30-31页 |
4.2.3 网络接口驱动的设计 | 第31-33页 |
4.2.4 数据采集模块驱动的设计 | 第33-35页 |
4.2.5 DM642接口驱动的设计 | 第35-37页 |
4.3 管理软件的设计 | 第37-45页 |
4.3.1 监测管理软件的设计 | 第37-43页 |
4.3.2 监测客户端软件的设计 | 第43-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现场应用 | 第46-51页 |
5.1 现场布局结构 | 第46页 |
5.2 监测系统的子系统 | 第46-50页 |
5.2.1 分布式光纤测温子系统 | 第46-47页 |
5.2.2 护层环流监测子系统 | 第47-48页 |
5.2.3 动态载流量监测子系统 | 第48页 |
5.2.4 防盗子系统 | 第48-49页 |
5.2.5 气体监测子系统 | 第49-50页 |
5.2.6 排水子系统 | 第50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1-53页 |
6.1 结论 | 第51页 |
6.2 展望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致谢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