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1.1 本文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本文研究意义 | 第11-13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文章主要内容 | 第13-15页 |
第2章 悬挂式单轨车辆转向架介绍 | 第15-19页 |
2.1 转向架结构及技术参数 | 第15-17页 |
2.1.1 转向架结构 | 第15-16页 |
2.1.2 转向架的技术参数 | 第16-17页 |
2.2 转向架构架组成及受力分析 | 第17-18页 |
2.2.1 转向架构架的组成 | 第17页 |
2.2.2 转向架的受力分析 | 第17-1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第3章 转向架构架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第19-34页 |
3.1 有限元方法基本理论 | 第19-20页 |
3.2 有限元软件的介绍 | 第20-22页 |
3.2.1 Hypermesh软件介绍 | 第20-21页 |
3.2.2 ANSYS软件介绍 | 第21-22页 |
3.3 转向架构架有限元模型 | 第22-23页 |
3.3.1 转向架构架的三维模型 | 第22-23页 |
3.3.2 转向架构架的网格划分 | 第23页 |
3.4 构架的边界条件及载荷计算 | 第23-33页 |
3.4.1 边界条件 | 第23-25页 |
3.4.2 载荷计算 | 第25-3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第4章 转向架构架的强度评估 | 第34-53页 |
4.1 转向架构架静强度分析 | 第34-45页 |
4.1.1 静强度评定标准 | 第34页 |
4.1.2 构架静强度结果分析及结论 | 第34-45页 |
4.2 转向架构架疲劳强度分析 | 第45-52页 |
4.2.1 结构疲劳简介 | 第45-46页 |
4.2.2 基于UIC和EN标准的疲劳强度评估 | 第46-49页 |
4.2.3 疲劳计算结果评定 | 第49-52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转向架构架的模态分析 | 第53-59页 |
5.1 构架模态分析原理 | 第53-54页 |
5.2 构架的模态分析 | 第54-58页 |
5.2.1 模态分析模型及边界条件 | 第54页 |
5.2.2 模态分析结果及结论 | 第54-58页 |
5.3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六章 构架结构疲劳寿命预测 | 第59-68页 |
6.1 疲劳寿命分析相关理论 | 第59-62页 |
6.1.1 疲劳寿命分析方法 | 第59-61页 |
6.1.2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 第61-62页 |
6.2 nCode DesignLife分析构架整体疲劳寿命 | 第62-66页 |
6.2.1. nCode DesignLife软件简介 | 第62-64页 |
6.2.2 有限元应力结果及载荷输入 | 第64页 |
6.2.3 构架疲劳寿命仿真计算及结果 | 第64-66页 |
6.3 章节小结 | 第66-68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