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英文对照表 | 第7-8页 |
摘要 | 第8-12页 |
Abstract | 第12-15页 |
前言 | 第16-19页 |
第一部分 浒苔多糖的提取及其分离纯化 | 第19-2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19-23页 |
1.1 仪器 | 第19页 |
1.2 材料与试剂 | 第19-20页 |
1.3 浒苔多糖的制备方法 | 第20页 |
1.4 浒苔多糖的初步提纯 | 第20-21页 |
1.5 浒苔多糖的分离纯化 | 第21-22页 |
1.6 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 | 第22页 |
1.7 硫酸钡比浊法测浒苔多糖硫酸根含量 | 第22-23页 |
2 结果 | 第23-24页 |
2.1 浒苔多糖基本性质 | 第23页 |
2.2 浒苔多糖的多糖含量 | 第23-24页 |
2.3 浒苔多糖的硫酸根含量 | 第24页 |
3 讨论与结论 | 第24-26页 |
第二部分 EPx对CCl_4致人肝细胞L-02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26-45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6-35页 |
1.1 仪器 | 第26页 |
1.2 材料与试剂 | 第26-27页 |
1.3 人肝细胞L-02的培养 | 第27-28页 |
1.4 CCl_4造模剂量及EPx的干预剂量选择实验 | 第28页 |
1.5 实验分组与处理 | 第28-29页 |
1.6 CCK8测定细胞存活率 | 第29页 |
1.7 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AST检测 | 第29页 |
1.8 细胞内SOD、MDA、GPx、GSH生化检测 | 第29页 |
1.9 RT-PCR法测人肝细胞L-02 Cu/Zn SOD、GPx的基因表达水平 | 第29-32页 |
1.10 Western-Blot法测定细胞CYP2E1蛋白表达情况 | 第32-34页 |
1.11 细胞形态学观察 | 第34页 |
1.12 数据分析 | 第34-35页 |
2 结果 | 第35-41页 |
2.1 CCl_4造模剂量以及EPx干预剂量的选择实验 | 第35-36页 |
2.2 细胞存活率及上清液中ALT、AST活性测定 | 第36-37页 |
2.3 细胞内SOD、MDA、GPx、GSH水平测定 | 第37-38页 |
2.4 RT-PCR法检测肝细胞Cu/Zn SOD、GPx的基因表达水平 | 第38-39页 |
2.5 Western-Blot法测定细胞CYP2E1蛋白表达情况 | 第39-40页 |
2.6 细胞形态学观察 | 第40-41页 |
3 讨论 | 第41-44页 |
3.1 EPx具有抗CCl_4致肝细胞损伤的作用 | 第41-42页 |
3.2 EPx对抗氧化物的影响 | 第42-43页 |
3.3 EPx对CYP2E1蛋白的影响 | 第43页 |
3.4 EPx对Cu/Zn SOD、GPx基因的影响 | 第43-44页 |
4 结论 | 第44-45页 |
第三部分 CEP对CCl_4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 第45-6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5-49页 |
1.1 仪器 | 第45页 |
1.2 材料与试剂 | 第45-46页 |
1.3 选定CCl_4造模剂量、CEP的干预时间及干预剂量 | 第46页 |
1.4 ICR小鼠的喂养与干预 | 第46-47页 |
1.5 样本的收集与保存 | 第47页 |
1.6 血清ALT、AST检测 | 第47页 |
1.7 肝组织中GPx、GST、GSH、SOD及MDA检测 | 第47页 |
1.8 RT-PCR法检测小鼠肝组织GPx、Cu/Zn SOD基因表达水平 | 第47-48页 |
11.9 Western-blot法测定小鼠肝组织CYP2E1蛋白的表达量 | 第48页 |
1.10 肝组织病理切片染色 | 第48-49页 |
1.11 数据处理 | 第49页 |
2 结果 | 第49-57页 |
2.1 选定CCl_4造模剂量、CEP的干预时间及干预剂量 | 第49-51页 |
2.2 CEP对急性肝损伤小鼠肝脏系数的影响 | 第51-52页 |
2.3 CEP对CCl_4急性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活性的影响 | 第52页 |
2.4 CEP对CCl_4急性肝损伤小鼠肝组织GPx、GST、GSH、SOD及MDA的影响 | 第52-53页 |
2.5 RT-PCR法检测小鼠肝组织GPx、Cu/Zn SOD基因表达水平 | 第53-55页 |
2.6 Western-blot法测定小鼠肝组织CYP2E1蛋白表达 | 第55页 |
2.7 CEP对急性CCl_4损伤小鼠肝脏病理组织学变化的影响 | 第55-57页 |
3 讨论 | 第57-59页 |
3.1 CEP对CCl_4急性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 第57-58页 |
3.2 CEP对抗氧化物的影响 | 第58页 |
3.3 CEP对CYP2E1蛋白质的影响 | 第58-59页 |
3.4 CEP对Cu/Zn SOD、GPx基因的影响 | 第59页 |
4 结论 | 第59-61页 |
总结与展望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0页 |
综述 | 第70-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