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地区工业厂房天窗采光与能耗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13页 |
1 绪论 | 第13-23页 |
·概述 | 第13页 |
·我国建筑能耗现状 | 第13-16页 |
·建筑天然采光的意义 | 第16-18页 |
·天然采光的发展简史 | 第16页 |
·建筑天然采光的优势 | 第16-18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第18-19页 |
·目的 | 第18页 |
·内容 | 第18-19页 |
·国内外天然采光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国外 | 第19-20页 |
·国内 | 第20-21页 |
·研究路线框架图 | 第21-23页 |
2 工业厂房的光环境要求及采光现状研究 | 第23-39页 |
·基本光度单位 | 第23-26页 |
·光通量 | 第23页 |
·发光强度 | 第23页 |
·照度 | 第23-24页 |
·光气候 | 第24-26页 |
·采光均匀度 | 第26页 |
·亮度 | 第26页 |
·眩光 | 第26页 |
·天空模型 | 第26-27页 |
·当代工业厂房的空间特点 | 第27页 |
·工业建筑的室内光环境要求 | 第27-28页 |
·重庆地区光气候现状研究 | 第28-32页 |
·相关气象资料综述 | 第28-29页 |
·重庆光气候现状调研 | 第29-32页 |
·重庆地区工业厂房采光与热工现状研究 | 第32-37页 |
·现状调研 | 第32-35页 |
·问题总结 | 第35-36页 |
·定性分析造成的原因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9页 |
3 天然采光影响因素分析 | 第39-89页 |
·光环境分析软件的选择 | 第39-40页 |
·光环境模拟软件的准确性验证 | 第40-42页 |
·建立厂房模型 | 第40页 |
·参数设置 | 第40-41页 |
·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对比分析 | 第41-42页 |
·计算机模型的建立 | 第42-44页 |
·光环境模拟条件设定 | 第44-45页 |
·室内光环境模拟 | 第45-61页 |
·冬至 | 第45-50页 |
·春分(秋分) | 第50-55页 |
·夏至 | 第55-60页 |
·小结 | 第60-61页 |
·采光影响因素分析 | 第61-87页 |
·窗地比 | 第61-65页 |
·天窗形式 | 第65-73页 |
·天窗排列方式 | 第73-76页 |
·玻璃透光率 | 第76-78页 |
·遮阳与反光构件 | 第78-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4 人工照明与能耗分析 | 第89-109页 |
·人工照明与建筑节能 | 第89页 |
·工业厂房照明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89-90页 |
·工业厂房照明的方式和种类 | 第90页 |
·前期照明设计的影响 | 第90-95页 |
·光源的选择 | 第90-91页 |
·灯具的选择 | 第91页 |
·照明方案模拟对比 | 第91-95页 |
·能耗影响因素分析 | 第95-107页 |
·窗地比 | 第96-98页 |
·玻璃透光率 | 第98-100页 |
·控制方式对建筑能耗的影响 | 第100-103页 |
·照明功率密度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遮阳系数的影响 | 第105-107页 |
·本章小总 | 第107-109页 |
5 模拟结果综合分析与结论 | 第109-115页 |
·模拟结果综合分析 | 第109-112页 |
·原有方案采光模拟总结 | 第109-110页 |
·采光与能耗影响因素综合分析 | 第110-112页 |
·结论 | 第112-113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113-115页 |
致谢 | 第115-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1页 |
附录 | 第121-12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