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1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12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2-15页 |
1.3.1 利率市场化研究 | 第12-13页 |
1.3.2 银行财务管理研究 | 第13-15页 |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 | 第15页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5-17页 |
1.4.1 研究思路 | 第15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基础理论概述 | 第17-21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7-18页 |
2.1.1 利率市场化 | 第17页 |
2.1.2 财务管理 | 第17页 |
2.1.3 财务精细化管理 | 第17-18页 |
2.2 基本理论 | 第18-21页 |
2.2.1 全面预算管理理论 | 第18-19页 |
2.2.2 全面成本管理理论 | 第19-21页 |
第三章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影响 | 第21-29页 |
3.1 利率市场化发展历程 | 第21-22页 |
3.1.1 我国的利率市场化进程 | 第21页 |
3.1.2 主要国家和地区利率市场化的路径与历程 | 第21-22页 |
3.2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财务精细化管理带来的机遇 | 第22-24页 |
3.2.1 弱化金融脱媒对银行的财务压力 | 第22-23页 |
3.2.2 推动银行多元化金融业务创新 | 第23页 |
3.2.3 促进银行对净息差的管控 | 第23页 |
3.2.4 降低银行筹资成本 | 第23-24页 |
3.3 利率市场化对商业银行财务精细化管理带来的挑战 | 第24-29页 |
3.3.1 传统盈利模式无法维系 | 第24页 |
3.3.2 利率风险日益凸显 | 第24-27页 |
3.3.3 流动性风险难以管控 | 第27页 |
3.3.4 信用风险成本增加 | 第27-29页 |
第四章 S农商银行财务精细化管理现状及问题 | 第29-43页 |
4.1 S农商银行概况 | 第29页 |
4.2 S农商银行财务精细化管理现状 | 第29-34页 |
4.2.1 财务管理体制 | 第29-30页 |
4.2.2 财务风险管理 | 第30-31页 |
4.2.3 财务预算管理 | 第31-32页 |
4.2.4 财务费用管理 | 第32-33页 |
4.2.5 利率定价管理 | 第33-34页 |
4.3 S农商银行财务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 第34-43页 |
4.3.1 财务精细化管理体制不健全 | 第34-36页 |
4.3.2 财务风险管控手段不科学 | 第36-38页 |
4.3.3 全面预算精细化管理不全面 | 第38-39页 |
4.3.4 成本费用管控模式粗放 | 第39-41页 |
4.3.5 产品利率定价能力欠缺 | 第41-42页 |
4.3.6 专业技术人才配备不足 | 第42-43页 |
第五章 S农商银行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 第43-49页 |
5.1 强化财务精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 | 第43-44页 |
5.1.1 强化财务审批行为监督 | 第43页 |
5.1.2 推行全员绩效精细化考核 | 第43页 |
5.1.3 建立财务精细化核算模型 | 第43-44页 |
5.2 提升财务风险管控能力 | 第44-45页 |
5.2.1 强化银行利率风险管理 | 第44页 |
5.2.2 强化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 | 第44页 |
5.2.3 强化银行信贷风险管理 | 第44-45页 |
5.3 推行预算全流程管理 | 第45-46页 |
5.3.1 科学全面编制预算 | 第45页 |
5.3.2 严格预算计划执行 | 第45页 |
5.3.3 落实预算执行评价 | 第45-46页 |
5.4 加强财务全面成本管理 | 第46页 |
5.4.1 强化息差管理目标传导 | 第46页 |
5.4.2 实施内部资金转移定价 | 第46页 |
5.4.3 推行全面成本费用分摊 | 第46页 |
5.4.4 强化负债产品成本管理 | 第46页 |
5.5 加强产品差异化定价管理 | 第46-47页 |
5.5.1 上线产品定价系统 | 第47页 |
5.5.2 科学制定存贷款产品价格 | 第47页 |
5.5.3 强化产品定价结果考核 | 第47页 |
5.6 打造财务专业化人才队伍 | 第47-49页 |
5.6.1 落实员工专业知识培训 | 第48页 |
5.6.2 细化财务岗位人员配置 | 第48-4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9-50页 |
6.1 结论 | 第49页 |
6.2 展望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作者简介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