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5页 |
1.1 生物质资源概述 | 第11-12页 |
1.2 纤维素的结构性质及其催化转化制多元醇 | 第12-14页 |
1.2.1 纤维素的结构性质 | 第12-13页 |
1.2.2 纤维素催化转化制多元醇 | 第13-14页 |
1.3 纤维素水解加氢制备六元醇 | 第14-19页 |
1.3.1 固体酸催化剂 | 第16-17页 |
1.3.2 金属催化剂 | 第17-19页 |
1.4 纤维素水解氢解制备C_2-C_3醇 | 第19-23页 |
1.4.1 纤维素水解氢解过程的逆羟醛缩合反应 | 第20-21页 |
1.4.2 钨基催化剂 | 第21-23页 |
1.5 论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25-32页 |
2.1 主要化学试剂 | 第25-26页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第26-27页 |
2.3 表征方法 | 第27-28页 |
2.3.1 氮气物理吸附脱附 | 第27页 |
2.3.2 原位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Py-FTIR) | 第27页 |
2.3.3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第27-28页 |
2.3.4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第28页 |
2.3.5 场发射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第28页 |
2.4 催化活性评价实验方法 | 第28-32页 |
2.4.1 果糖催化转化反应 | 第28-29页 |
2.4.2 水解加氢/氢解反应 | 第29页 |
2.4.3 定性分析 | 第29页 |
2.4.4 定量分析 | 第29-32页 |
第三章 固体酸对单糖经逆羟醛缩合C-C断键的影响 | 第32-43页 |
3.1 引言 | 第32页 |
3.2 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32-38页 |
3.2.1 固体酸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 第32-33页 |
3.2.2 固体酸催化剂的表面性质与酸性 | 第33-35页 |
3.2.3 固体酸催化剂的Py-FTIR表征 | 第35-38页 |
3.3 果糖催化转化反应 | 第38-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固体酸催化剂对糖类水解氢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 第43-55页 |
4.1 引言 | 第43页 |
4.2 钨基催化剂WZr/SBA-15 的制备与表征 | 第43-47页 |
4.2.1 钨基催化剂WZr/SBA-15 的制备 | 第43-44页 |
4.2.2 WZr/SBA-15 催化剂的表面性质与酸性 | 第44-45页 |
4.2.3 WZr/SBA-15 催化剂的Py-FTIR表征 | 第45-46页 |
4.2.4 WZr/SBA-15 催化剂的TEM表征 | 第46-47页 |
4.3 Ni/C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 第47-49页 |
4.3.1 Ni/C催化剂的制备 | 第47页 |
4.3.2 Ni/C催化剂的TEM表征 | 第47-48页 |
4.3.3 Ni/MC催化剂的XRD表征 | 第48-49页 |
4.4 固体酸催化剂对氢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 第49-54页 |
4.4.1 固体酸的酸量和酸性对纤维二糖水解氢解反应的影响 | 第49-50页 |
4.4.2 固体酸催化剂对葡萄糖氢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 第50-52页 |
4.4.3 葡萄糖氢解反应机理 | 第52-54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加氢催化剂对糖类水解加氢/氢解产物分布的影响 | 第55-65页 |
5.1 引言 | 第55页 |
5.2 纤维二糖水解氢解 | 第55-61页 |
5.2.1 W_(30)Zr_5/SBA-15+Ru/C或Ni/MC催化纤维二糖水解氢解 | 第55-56页 |
5.2.2 Ru/C和Ni/MC催化剂催化活性对比 | 第56-58页 |
5.2.3 反应时间对纤维二糖水解氢解反应的影响 | 第58-60页 |
5.2.4 催化剂载体和金属负载量对纤维二糖水解氢解反应的影响 | 第60-61页 |
5.3 纤维素水解氢解 | 第61-63页 |
5.3.1 微晶纤维素水解氢解 | 第61-62页 |
5.3.2 磷酸纤维素水解氢解 | 第62-63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5页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