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基础医学论文--医用一般科学论文--生物医学工程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生物材料学论文

利用逆向脂肪酸β-氧化合成中长链聚羟基脂肪酸酯

摘要第11-16页
ABSTRACT第16-21页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第22-24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24-48页
    1.1 聚羟基脂肪酸酯(PHA)的简介第24-29页
        1.1.1 PHA的种类与单体组成第25-26页
        1.1.2 PHA的性质第26-28页
        1.1.3 PHA的用途与应用前景第28-29页
    1.2 PHA的生物合成概述第29-36页
        1.2.1 PHA的生产菌第29-30页
        1.2.2 PHA的生物合成途径第30-36页
            1.2.2.1 利用脂肪酸β-氧化途径合成PHA第30页
            1.2.2.2 不同类型PHA的生物合成第30-36页
    1.3 PHA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关键酶第36-40页
        1.3.1 β-酮硫解酶(PhaA,BktB)第36-37页
        1.3.2 乙酰乙酰-CoA还原酶/(R)-3-羟基丁酰-CoA脱氢酶(PhaB)第37页
        1.3.3 (R)-特异性的烯酯酰-CoA水合酶(PhaJ)第37-38页
        1.3.4 3-羟基癸酰-ACP:CoA转酰基酶(PhaG)第38-39页
        1.3.5 PHA合成酶(PhaC)第39-40页
    1.4 PHA的鉴定第40-42页
        1.4.1 PHA的定性鉴定方法第40-41页
        1.4.2 PHA的定量鉴定方法第41-42页
    1.5 利用传统方法提高PHA生产质量和数量的策略第42-43页
    1.6 合成生物学策略第43-45页
        1.6.1 合成生物学的定义第43-44页
        1.6.2 合成生物学的应用第44页
        1.6.3 利用合成生物学的方法生产PHA第44-45页
    1.7 利用逆向脂肪酸β-氧化途径合成醇类和羧酸第45-48页
第二章 重组大肠杆菌利用逆向脂肪酸β-氧化途径合成mcl-PHA第48-95页
    2.1 引言第48-49页
    2.2 实验材料第49-59页
        2.2.1 实验所用菌株和质粒第49-50页
            2.2.1.1 实验所用菌株第49-50页
            2.2.1.2 实验所用质粒第50页
        2.2.2 实验所用引物第50-52页
        2.2.3 实验所用培养基第52-53页
        2.2.4 实验所需配制的溶液第53-55页
        2.2.5 实验所用抗生素第55页
        2.2.6 实验所用的工具酶第55-56页
        2.2.7 实验所用的试剂第56-57页
        2.2.8 实验所用的试剂盒第57页
        2.2.9 DNA分子量标记第57页
        2.2.10 实验所用仪器设备第57-59页
    2.3 实验方法第59-75页
        2.3.1 菌种保藏的常用方法第59页
        2.3.2 质粒、目的基因片段等的保藏第59页
        2.3.3 分子生物学的常用技术第59-70页
            2.3.3.1 基因的克隆第60-64页
            2.3.3.2 用于基因过表达的质粒载体构建第64-65页
            2.3.3.3 大肠杆菌化学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65页
            2.3.3.4 大肠杆菌转化法第65-66页
            2.3.3.5 重组子验证方法第66-68页
            2.3.3.6 DNA测序和序列分析第68页
            2.3.3.7 基因敲除的方法第68-70页
        2.3.4 发酵方法第70-71页
            2.3.4.1 种子培养第70页
            2.3.4.2 摇瓶发酵第70-71页
        2.3.5 检测方法第71-75页
            2.3.5.1 细胞生长情况测定第71页
            2.3.5.2 细胞干重测定第71页
            2.3.5.3 PHB的检测第71-72页
            2.3.5.4 中链聚羟基脂肪酸酯(mcl-PHA)或短-中链聚合的聚羟基脂肪酸酯(scl-mcl PHA)的检测第72-73页
            2.3.5.5 葡萄糖及乙酸含量的测定第73页
            2.3.5.6 胞外游离脂肪酸的测定第73-75页
    2.4 实验结果第75-93页
        2.4.1 构建一个直接利用葡萄糖生产mcl-PHA的代谢途径第75-82页
        2.4.2 通过优化代谢途径来改善mcl-PHA的生物合成第82-85页
        2.4.3 硫酯酶敲除对mcl-PHA生物合成的影响第85-89页
        2.4.4 不同途径对mcl-PHA生物合成的影响第89-91页
        2.4.5 以木糖为碳源利用逆向脂肪酸β-氧化途径合成PHA第91-92页
        2.4.6 同时利用葡萄糖和木糖为碳源合成mcl-PHA第92-93页
    2.5 本章小结第93-95页
第三章 重组大肠杆菌利用逆向脂肪酸β-氧化途径合成scl-mcl PHA第95-106页
    3.1 引言第95页
    3.2 实验材料第95-97页
        3.2.1 实验所用菌株和质粒第95-96页
            3.2.1.1 实验所用菌株第95-96页
            3.2.1.2 实验所用质粒第96页
        3.2.2 实验所用引物第96-97页
        3.2.3 实验所用培养基第97页
        3.2.4 实验所用试剂和溶液第97页
    3.3 实验方法第97页
    3.4 实验结果第97-102页
        3.4.1 构建生产scl-mcl PHA的质粒第97-100页
            3.4.1.1 生产scl-mcl PHA所需聚合酶基因的克隆第97-99页
            3.4.1.2 重组大肠杆菌摇瓶发酵生产scl-mcl PHA第99-100页
        3.4.2 提高3HB单体供应途径的构建第100页
        3.4.3 3HB生物合成途径对scl-mcl PHA产量的影响第100-102页
    3.5 讨论第102-105页
    3.6 本章小结第105-106页
第四章 利用重组大肠杆菌合成含有偶数和奇数碳链单体的聚羟基脂肪酸酯第106-124页
    4.1 引言第106-107页
    4.2 实验材料第107-108页
        4.2.1 实验所用质粒第107页
        4.2.2 实验所用菌株第107-108页
    4.3 实验方法第108页
    4.4 实验结果及讨论第108-123页
        4.4.1 构建合成奇数链单体的底物供应途径第108-112页
        4.4.2 基因prpP,acs,prpE和pct对奇数链单体的组成含量的影响第112-115页
        4.4.3 同时过表达奇数链生产途径中的两个基因来提高奇数链单体的含量第115-118页
        4.4.4 丙酸添加量对奇数链单体含量的影响第118-120页
        4.4.5 通过增加乙酰-CoA的供应来提高mcl-PHA的产量第120-123页
    4.5 本章小结第123-124页
全文总结第124-127页
参考文献第127-144页
致谢第144-145页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奖励和荣誉第145-146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146-147页
外文写作第147-148页
英文译文第148-157页
附件第157页

论文共1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加强“人权司法保障”:对吴英案专家话语的意识形态分析
下一篇:改性环氧树脂固化剂的制备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