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房买卖预告登记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一、商品房买卖中的预告登记制度 | 第13-23页 |
(一) 商品房买卖中购房者风险 | 第13-16页 |
1. 卖房者“一房二卖”或“一房多卖” | 第13-14页 |
2. 房地产开发企业在预售商品房之上设置抵押 | 第14-15页 |
3. 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 | 第15页 |
4. 公法行为 | 第15-16页 |
(二) 预防购房者风险的登记制度 | 第16-18页 |
1. 商品房预售合同登记备案 | 第17页 |
2. 预告登记制度 | 第17-18页 |
3. 本登记 | 第18页 |
(三) 预告登记制度基本理论 | 第18-23页 |
1. 预告登记的概念 | 第18-19页 |
2. 预告登记的特征 | 第19-20页 |
3. 预告登记制度保全的请求权性质 | 第20-22页 |
4.预告登记在商品房买卖中的价值 | 第22-23页 |
二、预告登记与预售登记和本登记的比较分析 | 第23-32页 |
(一) 预告登记与预售登记的异同 | 第23-27页 |
1. 预售登记的性质 | 第23-24页 |
2. 预告登记与预售登记的比较 | 第24-26页 |
3. 预告登记取代预售登记的可行性 | 第26-27页 |
(二) 预告登记与本登记的比较 | 第27-32页 |
1. 预告登记和本登记的区别 | 第27-29页 |
2. 预告登记和本登记的联系 | 第29页 |
3. 预告登记推进至本登记 | 第29-32页 |
三、商品房买卖预告登记的效力分析 | 第32-41页 |
(一) 预告登记的一般效力 | 第32-37页 |
1. 保全权利的效力 | 第32-34页 |
2. 顺位保全的效力 | 第34-35页 |
3. 完全效力 | 第35-36页 |
4. 预警效力 | 第36-37页 |
(二) 预告登记效力实现问题 | 第37-41页 |
1.预告登记和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的冲突 | 第37-38页 |
2.预告登记与公权力的冲突 | 第38-40页 |
3.预告登记与租赁关系的冲突 | 第40-41页 |
四、我国商品房买卖中预告登记制度的完善 | 第41-51页 |
(一)商品房买卖预告登记的发生层面的建议 | 第41-45页 |
1.引入强制预告登记程序 | 第41-43页 |
2.由统一登记机关进行形式审查 | 第43-44页 |
3.规范预告登记证明的发放 | 第44-45页 |
(二)商品房买卖预告登记的效力层面的建议 | 第45-47页 |
1.明确预告登记的各项效力 | 第45-46页 |
2.规定预告登记推进本登记的程序 | 第46页 |
3.规定预告登记义务人的抗辩权 | 第46-47页 |
(三)商品房买卖预告登记的消灭层面的建议 | 第47-51页 |
1.建立预告登记解除制度 | 第48-49页 |
2.明确预告登记消灭的原因 | 第49-50页 |
3.界定预告登记消灭的时间标准 | 第50-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