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一、涉诉信访问题概述 | 第12-20页 |
(一) “涉诉信访”的范围界定 | 第12-16页 |
1. 涉诉信访的内涵及特征 | 第12-14页 |
2. 类似概念比较 | 第14-16页 |
(二) 涉诉信访体现出的矛盾性 | 第16-20页 |
1. 涉诉信访理论上的矛盾性 | 第17-19页 |
2. 涉诉信访实践中的矛盾性 | 第19-20页 |
小结一 | 第20页 |
二、涉诉信访演变中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20-26页 |
(一) 涉诉信访演变中的问题 | 第20-23页 |
1. 部分信访人的信访活动更加具有技术性与专业性 | 第21页 |
2. 涉诉信访人在信访活动中表现出了投机性 | 第21-22页 |
3. 无理上访的比例越来越高 | 第22页 |
4. 涉诉信访在终结上表现出越来越多的困难性 | 第22-23页 |
(二) 涉诉信访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3-26页 |
1. 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人们对经济利益的不当追求 | 第23-24页 |
2. 法院信访救济基金的不当作用 | 第24-25页 |
3. 领导批示、媒体以及社会舆论等诉讼外因素的影响 | 第25页 |
4. 最为根本的原因在于涉诉信访功能定位上的偏差 | 第25-26页 |
小结二 | 第26页 |
三、涉诉信访的功能评析 | 第26-33页 |
(一) 信访功能的历史演变 | 第27-28页 |
(二) 涉诉信访的功能分析 | 第28-32页 |
1. 参政议政功能 | 第28-29页 |
2. 民主监督功能 | 第29页 |
3. 纠纷解决功能 | 第29-30页 |
4. 权利救济功能 | 第30-32页 |
(三) 涉诉信访功能的回归 | 第32-33页 |
小结三 | 第33页 |
四、涉诉信访问题的应对之策 | 第33-45页 |
(一) 建立并完善诉讼与非诉相结合的多元化的纠纷解决体系 | 第33-38页 |
1. 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的时代必然性 | 第34-35页 |
2. 多元化纠纷解决体系的构建 | 第35-38页 |
(二) 完善程序分流下的判决说理 | 第38-43页 |
1. 涉诉信访背景下判决说理的必要性 | 第39-41页 |
2. 程序分流与判决说理的有机结合 | 第41-43页 |
小结四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