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民政工作论文--其他论文

论我国社会治理中社会组织缺失的政府根源--以宜兴市社会组织为例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11页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一)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二)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三、论文的研究内容与方法第14-15页
    四、论文基本框架第15-16页
第二章 社会组织与社会治理的概念及理论第16-22页
    第一节 社会组织和社会治理第16-17页
        一、社会组织的概念界定和特征第16页
        二、社会治理的概念及对社会组织的功能性需求第16-17页
    第二节 相关的理论基础第17-20页
        一、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理论第17-18页
        二、公民社会理论第18-19页
        三、法团主义理论第19-20页
    第三节 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第20-22页
        一、社会组织在公共服务中的作用——“减压阀”第20页
        二、社会组织在政府治理中的作用——“稳定器”第20页
        三、社会组织在公民参与中的作用——协调社会关系第20-22页
第三章 宜兴市社会组织缺失的现状第22-28页
    第一节 宜兴市社会组织的发展及管理概况第22-23页
        一、宜兴市社会组织的数量、行业分布及收入情况第22页
        二、宜兴市社会组织管理的基本情况第22-23页
    第二节 宜兴市社会组织发展的缺失情况第23-28页
        一、社会组织间缺乏竞争机制第23-24页
        二、公众参与和互动的机制缺乏第24页
        三、社会组织遭遇信任危机第24-25页
        四、监督约束机制不完善第25-26页
        五、经费来源不足第26-28页
第四章 政府对社会治理中社会组织缺失的影响及后果第28-37页
    第一节 社会治理中社会组织缺失的行政成因分析第28-31页
        一、双重管理体制存在弊端第28-29页
        二、法制建设落后使社会组织权利缺乏保障第29页
        三、政府与社会组织的权责分工机制不完善第29-30页
        四、经费来源中政府性收入偏低第30-31页
    第二节 社会治理中社会组织缺失的政府性根源分析第31-33页
        一、政府性根源之一: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历史遗留第31-32页
        二、政府性根源之二:社会治理结构二元向多元转变并未完成第32-33页
    第三节 社会组织缺失对政府实现有效治理的影响第33-37页
        一、社会消失导致民意基础降低第33-34页
        二、公民素质低下导致治理难度加大第34-35页
        三、消耗增多导致治理成本放大第35-37页
第五章 国外政府在促进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第37-41页
    第一节 国外政府对社会组织发展的基本态度第37-38页
    第二节 国外政府引入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主要途径第38-39页
    第三节 国外政府培育下的社会组织对优化社会治理的巨大作用第39-41页
第六章 政府促进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的对策第41-47页
    第一节 推广项目化管理,提升公共服务质效第41-42页
    第二节 探索“枢纽式管理”,弥补双重管理弊病第42-43页
        一、社会服务机构实施枢纽式管理的背景与原因第42页
        二、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运用枢纽式管理的具体路径第42-43页
        三、枢纽式管理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中的巨大现实功效第43页
    第三节 完善社会组织管理的制度体系,打造适宜发展的外部环境第43-44页
    第四节 推动政府职能转移,强化对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 顶层设计第44-47页
结论第47-49页
参考文献第49-52页
后记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中子输运过程的格子Boltzmann建模及其复杂网格技术研究
下一篇:非对称辐照下微粒子内部辐射吸收特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