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债权人代位权诉讼研究

摘要第2-4页
Abstract第4-6页
导言第9-13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页
    二、研究的价值及意义第9-10页
    三、文献综述第10-11页
    四、主要研究方法第11-12页
    五、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第12-13页
第一章 债权人代位权及其诉讼概述第13-22页
    第一节 债权人代位权制度第13-15页
        一、债权人代位权的概念第13页
        二、债权人代位权的性质第13-15页
    第二节 债权人代位权诉讼第15-22页
        一、债权人代位权诉讼的概念和特点第15-16页
        二、债权人代位权诉讼与其他相关代位诉讼第16-19页
        三、我国债权人代位权诉讼的实践现状第19-22页
第二章 债权人代位权诉讼的管辖第22-25页
    第一节 债权人代位权诉讼管辖条款的性质第22-23页
    第二节 债权人代位权诉讼管辖与协议管辖、协议仲裁的协调第23-25页
第三章 债权人代位权诉讼的当事人第25-33页
    第一节 当事人适格理论第25-27页
        一、诉讼实施权与诉的利益第25-26页
        二、代位权诉讼的诉讼担当第26-27页
    第二节 债务人的诉讼地位第27-30页
        一、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理论第27-28页
        二、我国大陆地区相关理论及其实践影响第28-30页
    第三节 多人提起代位权诉讼的处理第30-33页
        一、多个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时的相互关系第30-31页
        二、多个债权人分别起诉,对后诉的处理第31-33页
第四章 债权人代位权诉讼的诉讼标的第33-37页
    第一节 相关学说第33-35页
        一、一诉讼标的说第33-34页
        二、二诉讼标的说第34页
        三、一诉讼标的、两个基础法律关系说第34-35页
    第二节 代位权诉讼标的的认定第35-37页
第五章 债权人代位权诉讼的既判力第37-44页
    第一节 代位权诉讼既判力的客观范围第37-40页
        一、“争点效”理论第37-38页
        二、代位权诉讼既判力客观范围的认定第38-40页
    第二节 代位权诉讼既判力的主观范围第40-44页
        一、相关学说第41-42页
        二、代位权诉讼既判力主观范围的认定第42-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8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48-49页
后记第49-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觉醒”抑或“迷失”:“五四”前后师范生众生相--以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风为对象的探讨
下一篇:大象无形,教有定法--物理规律教学中的教学任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