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金融组织、银行论文--城乡金融组织论文

多元贫困视域下民族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政策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一、研究背景第9页
    二、研究意义第9-10页
    三、研究方法第10页
    四、研究内容第10-11页
    五、概念界定第11-13页
    六、创新之处第13-14页
第二章 文献综述第14-26页
    一、多元贫困理论第14-20页
        (一)贫困概念第14-15页
        (二)贫困成因理论第15-17页
        (三)多元贫困理论第17-18页
        (四)民族地区贫困第18-20页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第20-26页
        (一)农村信用合作社主要业务第20页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阶段第20-22页
        (三)农村信用合作社改革对策第22-26页
第三章 多元贫困理论与民族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减贫效应的耦合第26-35页
    一、多元贫困理论对民族地区农村扶贫的多元挑战第26-27页
    二、民族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多元扶贫效应第27-33页
        (一)农村信用合作社的扶贫贷款业务活动第27-29页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多元反贫动力第29-33页
    三、耦合模型的建立第33-35页
第四章 民族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的多元减贫实践——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第35-46页
    一、贫困是内蒙古自治区的主要社会问题第35-40页
        (一)基础设施落后,影响社会发展第35-36页
        (二)农村金融服务不足,高利借贷盛行第36-37页
        (三)劳动力文化素质低,人力资本低下第37-39页
        (四)自然灾害频繁,返贫现象频繁第39-40页
    二、农村信用合作社是当地反贫困的主要政策工具第40-42页
        (一)内蒙古自治区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历程第40-42页
        (二)内蒙古农村信用合作社特色优势第42页
    三、内蒙古农村信用合作社多元减贫典型案例分析第42-46页
        (一)民族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村经济发展第43-44页
        (二)民族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村文化文明建设第44页
        (三)民族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与农民权利保障第44-46页
第五章 多元减贫视域下民族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中的制度障碍第46-52页
    一、外部发展环境差第47-48页
        (一)社会信用观点淡薄第47页
        (二)农业担保体系不健全第47-48页
        (三)政策法规环境落后第48页
    二、内部管理问题第48-52页
        (一)法人治理机制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到位第48-50页
        (二)员工素质偏低,服务质量不高第50页
        (三)服务产品不能满足三农发展的多元需求第50-52页
第六章 多元减贫视域下民族地区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对策第52-57页
    一、优化农村信用合作社外部环境第52-53页
        (一)创建优良的农村合作金融信用环境第52-53页
        (二)建立健全农业风险担保体系第53页
        (三)优化农村信用合作社法律环境第53页
    二、加强农村信用合作社内部管理第53-57页
        (一)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机制第53-54页
        (二)引入人才竞争与考核机制,强化人才队伍建设第54-55页
        (三)提供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第55-57页
结语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4页
致谢第64-65页
附录: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成都现代工业港转型升级问题对策研究
下一篇:γ-TiAl合金微裂纹扩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