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电设备、电信设备论文--天线论文--天线:按波段和波的传播方式分论文

新型宽带定向天线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9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7-8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18页
        1.2.1 电磁互补偶极子天线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第8-10页
        1.2.2 宽带天线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第10-15页
        1.2.3 多频天线的发展和研究现状第15-18页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写作安排第18-19页
第二章 天线的基本性能参数第19-25页
    一、天线的输入阻抗第19-20页
    二、匹配和天线带宽第20-21页
    三、天线的极化特性第21-22页
    四、天线的效率第22页
    五、天线的定向性和增益第22-23页
    六、天线的方向特性和方向图第23-25页
第三章 宽带双模互补偶极子天线第25-40页
    3.1 引言第25-26页
    3.2 天线设计原理第26-31页
        3.2.1 电基本振子的理论第26-29页
        3.2.2 磁基本振子的理论第29-31页
        3.2.3 电磁互补偶极子天线的工作原理第31页
    3.3 宽带双模互补偶极子天线的设计第31-39页
        3.3.1 磁偶极子的选取第32-33页
        3.3.2 天线结构设计第33-34页
        3.3.3 天线参数仿真分析第34-37页
        3.3.4 天线加工与实测第37-39页
    3.4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新型宽带蝶形平面天线第40-55页
    4.1 引言第40-41页
    4.2 单频宽带蝶形平面天线第41-47页
        4.2.1 天线结构设计第41页
        4.2.2 天线的仿真分析第41-47页
    4.3 双频宽带蝶形平面天线第47-50页
        4.3.1 天线结构设计第47-48页
        4.3.2 天线的仿真分析第48-50页
    4.4 三频宽带蝶形平面天线第50-54页
        4.4.1 天线结构设计第50页
        4.4.2 天线的仿真分析第50-51页
        4.4.3 天线的加工与测量第51-54页
    4.5 本章小结第54-55页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55-57页
参考文献第57-62页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第62-63页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申请的专利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铁道车辆馈能式主动悬架研究
下一篇:基于知识情境的项目知识表示与推荐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