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4-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导论 | 第11-18页 |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2页 |
二、研究现状与评估 | 第12-15页 |
三、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5-17页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7-18页 |
第一章 权力清单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18-25页 |
一、行政权力解析 | 第18-20页 |
(一)行政权力的内涵 | 第18页 |
(二)行政权力的来源 | 第18-19页 |
(三)行政权力的主要特征 | 第19-20页 |
(四)行政权力与政府职能的内在联系 | 第20页 |
二、权力清单制度的界定 | 第20-22页 |
(一)权力清单制度的基本内涵 | 第20-21页 |
(二)权力清单制度的主要特点 | 第21页 |
(三)权力清单制度的基本问题 | 第21-22页 |
三、我国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现实意义 | 第22-25页 |
(一)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有利于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 第23页 |
(二)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有利于提供优质公共服务 | 第23-24页 |
(三)推行权力清单制度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 第24-25页 |
第二章 我国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现状 | 第25-31页 |
一、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进程与任务 | 第25-27页 |
(一)政府职能转变的基本内容 | 第25页 |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第25-26页 |
(三)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取得的主要成效 | 第26-27页 |
(四)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目标任务 | 第27页 |
二、我国权力清单制度的探索 | 第27-31页 |
(一)权力清单制度理念的提出与发展 | 第27-28页 |
(二)地方政府权力清单制度的实践探索 | 第28-31页 |
第三章 我国推行权力清单制度面临的难题和障碍 | 第31-41页 |
一、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思想认识尚未完全到位 | 第31-32页 |
(一)传统政治文化有待更新 | 第31页 |
(二)各级行政主体对列单清权的积极意义估计不足 | 第31-32页 |
(三)社会参与意识淡薄 | 第32页 |
二、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相关法律制度配套不足 | 第32-35页 |
(一)有关行政权力方面的法律法规欠完备 | 第33页 |
(二)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评价机制有待完善 | 第33-34页 |
(三)与权力清单制度相关的配套制度尚未建立 | 第34-35页 |
三、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政府内外关系尚未完全理顺 | 第35-37页 |
(一)政府与市场活动的边界有待于进一步厘清 | 第35-36页 |
(二)社会组织承接政府转移职能不足 | 第36页 |
(三)各级政府之间的职权配置需调整优化 | 第36-37页 |
四、政府权力调整中的利益博弈不容忽视 | 第37-39页 |
(一)政府与市场、社会、公民之间的利益博弈 | 第37-38页 |
(二)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 | 第38-39页 |
五、推进权力清单制度的技术支撑尚未成熟 | 第39-41页 |
(一)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具体操作技术欠成熟 | 第39页 |
(二)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信息技术支撑不足 | 第39-41页 |
第四章 我国全面推行权力清单制度的对策选择 | 第41-52页 |
一、推行权力清单制度需要涉权各方转变思想观念 | 第41-42页 |
(一)各级政府机关转变思想观念——由管理到服务 | 第41页 |
(二)市场主体转变思想观念——由崇拜权力到崇尚法治 | 第41-42页 |
(三)社会组织与公民个人转变思想观念——由依赖政府到依法自治 | 第42页 |
二、推行权力清单制度需配套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 第42-45页 |
(一)修订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42-43页 |
(二)健全相关监督制约机制 | 第43页 |
(三)跟进配套相关制度 | 第43-45页 |
三、推行权力清单制度要进一步理顺政府内外关系 | 第45-47页 |
(一)进一步理顺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第45-46页 |
(二)进一步理顺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关系 | 第46页 |
(三)进一步理顺各级政府之间的关系 | 第46-47页 |
四、推行权力清单制度需破解各方利益博弈格局 | 第47-49页 |
(一)有效破解政府与市场、社会和公民之间的利益博弈 | 第48-49页 |
(二)有效破解各级政府之间的利益博弈 | 第49页 |
五、推行权力清单制度应尽快完善相关技术支撑 | 第49-52页 |
(一)完善权力清单制定过程中的操作规程 | 第50页 |
(二)完善权力清单制度推行过程中的网络信息技术保障 | 第50-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后记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