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软件定义网络的DDoS攻击检测方法和缓解机制的研究
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3-17页 |
1.1.1 软件定义网络 | 第13-15页 |
1.1.2 DDoS攻击防护技术 | 第15-17页 |
1.2 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1.3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18-20页 |
1.4 文章的组织结构 | 第20-21页 |
第二章 相关技术 | 第21-30页 |
2.1 Ope-low协议 | 第21-22页 |
2.2 DDoS检测技术 | 第22-27页 |
2.2.1 异常检测方法 | 第22-24页 |
2.2.2 检测方法的比较 | 第24页 |
2.2.3 分类算法 | 第24-27页 |
2.3 特征选择 | 第27-28页 |
2.4 DDoS缓解技术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攻击检测 | 第30-44页 |
3.1 基于流表特征的攻击检测方法 | 第30-35页 |
3.1.1 OpenFlow流表特征 | 第30-33页 |
3.1.2 基于互信息的特征选择算法 | 第33-35页 |
3.2 算法实现 | 第35-36页 |
3.3 实验和分析 | 第36-43页 |
3.3.1 实验环境 | 第36-37页 |
3.3.2 实验结果 | 第37-42页 |
3.3.3 对比分析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攻击缓解 | 第44-50页 |
4.1 基于OpenFlow的攻击缓解方法 | 第44-45页 |
4.1.1 ACL管控 | 第44页 |
4.1.2 流量管理 | 第44-45页 |
4.2 攻击缓解机制 | 第45-49页 |
4.2.1 架构设计及功能描述 | 第46-47页 |
4.2.2 攻击缓解流程 | 第47-49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系统部署 | 第50-62页 |
5.1 OpenDaylight控制器 | 第50-51页 |
5.2 架构设计 | 第51-52页 |
5.3 试验验证 | 第52-60页 |
5.3.1 环境搭建 | 第52-55页 |
5.3.2 攻击检测试验 | 第55-56页 |
5.3.3 攻击缓解试验 | 第56-60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第62-64页 |
6.1 工作总结 | 第62-63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工作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