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2页 |
| 1.1 选题缘起 | 第10-11页 |
| 1.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第二章 张承志的草原生涯与文学书写 | 第12-20页 |
| 2.1 作家的青春草原 | 第12-14页 |
| 2.2 额吉的心灵草原 | 第14-16页 |
| 2.3 游牧的文化草原 | 第16-17页 |
| 2.4 复调的草原性书写 | 第17-20页 |
| 第三章 张承志草原小说的文学形象 | 第20-26页 |
| 3.1“草原牧民”的文学形象 | 第20-22页 |
| 3.2“草原母亲”的文学形象 | 第22-23页 |
| 3.3“草原知青”的文学形象 | 第23-26页 |
| 第四章 张承志草原文学的精神建构与文化意义 | 第26-38页 |
| 4.1 二元对立文化的审视 | 第26-28页 |
| 4.2 民族文化性的构建 | 第28-31页 |
| 4.3 书写草原的文化意义 | 第31-38页 |
| 4.3.1 弘扬草原精神 | 第32-33页 |
| 4.3.2 思考民族发展 | 第33-35页 |
| 4.3.3 探询生命意义 | 第35-38页 |
| 结语 | 第38-40页 |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 附录A:张承志草原题材类作品目录 | 第42-44页 |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 | 第44-46页 |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