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7-10页 |
一、醉驾入罪情节研究的意义 | 第10-12页 |
二、醉驾入罪应否有情节限制的争议 | 第12-17页 |
(一) 支持一律入罪——不考虑入罪情节 | 第13-14页 |
1、一律入罪符合立法者原意 | 第13页 |
2、一律入罪符合刑罚的目的 | 第13-14页 |
3、一律入罪可以使对醉驾的刑事处罚与行政处罚相协调 | 第14页 |
(二) 反对一律入罪——考虑入罪情节 | 第14-17页 |
1、但书可以适用于醉驾 | 第14-15页 |
2、一律入罪犯了“一刀切”错误 | 第15页 |
3、刑法的威慑性考量决定不一律入罪 | 第15-17页 |
三、“醉驾入罪”应当考虑情节 | 第17-23页 |
(一) 入罪的条件要求考虑情节 | 第17-19页 |
1、严重的法益侵害行为是入罪考虑情节 | 第17-18页 |
2、当刑罚以外的手段不足以遏制同类行为发生时才入罪 | 第18页 |
3、动用刑罚能达到预防和抑制的效果时方能入罪 | 第18-19页 |
(二) 实践中考虑情节的重要性 | 第19-20页 |
1、醉驾标准的不科学性导致不同身体素质的行为人之间不平等 | 第19-20页 |
2、执法难以维持常态化对情节轻微的醉驾极其不公平 | 第20页 |
3、不考虑情节的入罪由此引发的社会后果严重 | 第20页 |
(三) 醉驾入罪情节的考量 | 第20-23页 |
1、醉驾的时空环境 | 第21页 |
2、危害后果 | 第21页 |
3、醉酒人血液中的酒精含量 | 第21-22页 |
4、醉酒原因以及前科次数 | 第22页 |
5、行为人除醉酒外还有其他违规驾驶 | 第22-23页 |
结论 | 第23-24页 |
参考文献 | 第24-26页 |
致谢 | 第26-27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第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