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计算机的应用论文--信息处理(信息加工)论文--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

基于视频图像的汽车驾驶员疲劳检测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页
插图索引第9-10页
附表索引第10-11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页
    1.2 国内外驾驶疲劳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 本文研究内容和主要章节第14-16页
第2章 图像的预处理第16-24页
    2.1 图像的灰度化第16-17页
    2.2 图像的滤波和去噪第17-20页
        2.2.1 线性滤波第17-18页
        2.2.2 非线性滤波第18-20页
    2.3 直方图均衡化第20-22页
    2.4 本章小结第22-24页
第3章 人脸检测和人眼检测的算法第24-38页
    3.1 特征提取第24-26页
        3.1.1 Haar-like特征第24-25页
        3.1.2 积分图第25-26页
        3.1.3 特征的讨论第26页
    3.2 分类器设计第26-31页
        3.2.1 boosting学习思想第26-28页
        3.2.2 Adaboost算法第28-30页
        3.2.3 Adaboost算法的实验分析第30-31页
    3.3 分类器的级联结构第31-34页
        3.3.1 级联分类器的训练第32-34页
    3.4 双层Ada Boost分类器的设计第34-36页
        3.4.1 人脸检测与人眼检测的关系第34-35页
        3.4.2 人眼定位的预处理第35页
        3.4.3 人眼检测的双层分类器构建第35-36页
    3.5 本章小结第36-38页
第4章 人眼检测结果和实验分析第38-48页
    4.1 Open CV简介第38-39页
        4.1.1 图像处理算法库简介第38-39页
        4.1.2 OpenCV介绍第39页
    4.2 训练样本的选择第39-41页
    4.3 分类器的训练第41-42页
    4.4 实验结果与分析第42-46页
        4.4.1 静态图片的实验结果第42-43页
        4.4.2 实验场景的模拟结果第43-46页
    4.5 人眼检测结果的总结第46-47页
    4.6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5章 人眼状态的描述和疲劳状态的判断第48-61页
    5.1 人眼状态的数学描述第48-49页
        5.1.1 Hough查找圆法第48页
        5.1.2 灰度投影法第48-49页
        5.1.3 模板匹配法第49页
    5.2 基于傅里叶变换的人眼状态分析第49-56页
        5.2.1 傅里叶描述法的原理第50-52页
        5.2.2 人眼轮廓的几何模型与几何参数第52页
        5.2.3 实验与结果第52-56页
    5.3 基于PERCLOS的疲劳状态判断第56-60页
        5.3.1 PERCLOS方法介绍第57-58页
        5.3.2 驾驶员疲劳检测第58-60页
    5.4 本章小结第60-61页
总结与展望第61-63页
    6.1 论文总结第61-62页
    6.2 工作展望第62-63页
参考文献第63-66页
致谢第66-67页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67-68页
附录B 人眼识别程序第68-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城商行互联网金融创新与对策
下一篇:多西他赛脂肪乳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