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写词 | 第9-1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9-39页 |
1.1 肠道病毒概述 | 第19-23页 |
1.1.1 肠道病毒71型病毒学研究 | 第20-21页 |
1.1.2 柯萨奇病毒A16型及B3型病毒学研究 | 第21-23页 |
1.2 手足口病简介 | 第23-26页 |
1.2.1 手足口病流行病学概述 | 第23-25页 |
1.2.2 手足口病动物模型 | 第25-26页 |
1.3 中和肠道病毒71型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 | 第26-32页 |
1.3.1 单克隆抗体研究进展 | 第26-27页 |
1.3.2 噬菌体抗体库技术 | 第27-30页 |
1.3.3 中和肠道病毒71型单克隆抗体研究 | 第30-32页 |
1.4 病毒性心肌炎简介 | 第32-37页 |
1.4.1 病毒性心肌炎流行病学与致病机制概述 | 第32-33页 |
1.4.2 柯萨奇病毒B3型疫苗研究进展 | 第33-34页 |
1.4.3 病毒样颗粒 | 第34-35页 |
1.4.4 酿酒酵母表达系统 | 第35-37页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 第37-39页 |
第2章 肠道病毒的扩增与培养 | 第39-45页 |
2.1 实验材料及溶液配制 | 第39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2.1.2 溶液配制 | 第39页 |
2.2 实验仪器 | 第39-40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40-43页 |
2.3.1 细胞的复苏与培养 | 第40-41页 |
2.3.2 细胞的冻存 | 第41页 |
2.3.3 病毒的扩增培养 | 第41-42页 |
2.3.4 病毒的纯化浓缩 | 第42页 |
2.3.5 EV71病毒与CVA16病毒滴度检测 | 第42-43页 |
2.4 实验结果 | 第43-44页 |
2.4.1 EV71病毒与CVA16病毒滴度测定结果 | 第43-44页 |
2.5 讨论 | 第4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3章 抗EV71病毒人鼠嵌合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研究 | 第45-81页 |
3.1 实验材料及溶液配制 | 第45-47页 |
3.1.1 实验材料 | 第45-46页 |
3.1.2 溶液配制 | 第46-47页 |
3.2 实验仪器 | 第47-48页 |
3.3 实验方法 | 第48-70页 |
3.3.1 小鼠脾脏B淋巴细胞的提取分离及c DNA的合成 | 第48-49页 |
3.3.2 ScFv单链抗体噬菌体展示文库的构建方案 | 第49-50页 |
3.3.3 重组质粒p CANTAB5E-sc Fv的构建 | 第50-57页 |
3.3.4 Sc Fv噬菌体展示文库的构建与表达 | 第57-59页 |
3.3.5 人鼠嵌合抗体的构建表达方案 | 第59-60页 |
3.3.6 人鼠嵌合抗体的构建表达 | 第60-67页 |
3.3.7 重组质粒pc DNA3.1-H与pc DNA3.1/zeo-L的表达与纯化 | 第67-69页 |
3.3.8 抗EV71人-鼠嵌合抗体的中和效价测定 | 第69页 |
3.3.9 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 | 第69-70页 |
3.3.10 Western Blot检测人-鼠嵌合抗体结合特异蛋白 | 第70页 |
3.4 实验结果 | 第70-76页 |
3.4.1 PCR反应扩增小鼠抗体可变区基因VH与VL | 第70-71页 |
3.4.2 PCR反应扩增小鼠单链抗体基因片段sc Fv | 第71页 |
3.4.3 重组质粒p CANTAB5E-sc Fv的双酶切鉴定 | 第71-72页 |
3.4.4 重组质粒pc DNA3.1/zeo(+)-L与pc DNA3.1(+)-H的双酶切鉴定 | 第72页 |
3.4.5 嵌合抗体在HEK293细胞中的表达与纯化 | 第72-73页 |
3.4.6 人鼠嵌合抗体体外活性筛选 | 第73-76页 |
3.4.7 Western Blot检测人鼠嵌合抗体结合特异蛋白 | 第76页 |
3.5 讨论 | 第76-78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8-81页 |
第4章 全人源抗EV71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研究 | 第81-105页 |
4.1 实验材料及溶液配制 | 第81-82页 |
4.1.1 实验材料 | 第81-82页 |
4.1.2 溶液配制 | 第82页 |
4.2 实验仪器 | 第82-83页 |
4.3 实验方法 | 第83-93页 |
4.3.1 人体血清的处理 | 第83页 |
4.3.2 流式细胞仪分选抗体分泌B细胞 | 第83-84页 |
4.3.3 人源抗体重链与轻链可变基因的克隆 | 第84-89页 |
4.3.4 构建表达人源抗体全重链与轻链的重组质粒 | 第89-92页 |
4.3.5 人源抗体重组质粒在HEK 293细胞中的表达、筛选与纯化 | 第92页 |
4.3.6 人源抗EV71病毒单克隆抗体的体外活性筛选 | 第92页 |
4.3.7 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 | 第92页 |
4.3.8 人源抗EV71病毒单克隆抗体的体内活性评价 | 第92-93页 |
4.3.9 体内攻毒实验组织病毒滴度测定 | 第93页 |
4.3.10 Western Blot检测人源抗体结合特异蛋白 | 第93页 |
4.4 实验结果 | 第93-102页 |
4.4.1 流式细胞仪分选抗体分泌B细胞 | 第93-94页 |
4.4.2 人源抗体重链与轻链可变区基因的克隆 | 第94-95页 |
4.4.3 构建表达人源抗体全重链与轻链的重组质粒 | 第95页 |
4.4.4 人源抗体重组质粒在HEK 293细胞中的表达、筛选与纯化 | 第95-97页 |
4.4.5 人源抗EV71病毒单克隆抗体的体外活性筛选 | 第97-98页 |
4.4.6 人源抗EV71病毒单克隆抗体的体内活性评价 | 第98-100页 |
4.4.7 体内攻毒实验组织病毒滴度测定 | 第100-101页 |
4.4.8 人源抗EV71病毒单克隆抗体的抗原表位初步鉴定 | 第101-102页 |
4.5 讨论 | 第102-104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104-105页 |
第5章 柯萨奇病毒B3型病毒样颗粒的制备研究 | 第105-129页 |
5.1 实验材料及溶液配制 | 第105-107页 |
5.1.1 实验材料 | 第105-106页 |
5.1.2 溶液配制 | 第106-107页 |
5.2 实验仪器 | 第107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107-122页 |
5.3.1 柯萨奇病毒B3型的P1及 3CD基因的优化与合成 | 第107页 |
5.3.2 构建柯萨奇病毒B3型病毒样颗粒表达载体的两种方案 | 第107-110页 |
5.3.3 构建p ESC-URA-P1-3CD重组表达载体 | 第110-114页 |
5.3.4 构建p EU-VP1-VP4与p EH-VP2-VP3重组表达载体 | 第114-119页 |
5.3.5 CVB3病毒样颗粒的表达纯化与鉴定 | 第119-122页 |
5.4 实验结果 | 第122-126页 |
5.4.1 重组表达载体p ESC-URA-P1-3CD的鉴定 | 第122-123页 |
5.4.2 重组表达载体p EU-VP1-VP4与p EH-VP2-VP3的鉴定 | 第123-124页 |
5.4.3 CVB3病毒样颗粒的透射电镜鉴定 | 第124-125页 |
5.4.4 病毒样颗粒蛋白浓度的检测 | 第125-126页 |
5.4.5 Western Blot检测CVB3病毒样颗粒的表达 | 第126页 |
5.5 讨论 | 第126-128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28-129页 |
结论 | 第129-131页 |
参考文献 | 第131-143页 |
附录 | 第143-14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47-149页 |
致谢 | 第1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