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虚假诉讼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7-11页
第一章 虚假诉讼的界定第11-17页
    第一节 虚假诉讼的含义第11-12页
    第二节 虚假诉讼的定性分析第12-14页
        一、产生:当事人串通的虚假诉权第13页
        二、发展:审判权被利用第13-14页
        三、目的:获得对抗他人的生效裁判第14页
    第三节 虚假诉讼的类型化总结第14-17页
第二章 虚假诉讼的成因探讨第17-25页
    第一节 当事人层面第17-18页
        一、诚信观念的缺失第17-18页
        二、对诉权的滥用第18页
    第二节 司法运行层面第18-21页
        一、诉讼模式的局限第18-19页
        二、虚假调解频发第19-20页
        三、立案登记制的影响第20-21页
    第三节 法律规制层面第21-25页
        一、民事法律规制的不足第21-23页
        二、民刑程序衔接的不足第23-25页
第三章 遏制虚假诉讼应遵循的基本准则第25-31页
    第一节 保障诉权与防止滥诉相结合第25-26页
    第二节 诉讼参与与事后救济相结合第26-27页
    第三节 判决效力的相对性与纠纷一次性解决的平衡第27-28页
    第四节 程序法与实体法相结合第28-31页
第四章 遏制虚假诉讼的具体对策第31-43页
    第一节 规制诉权的滥用第31-34页
        一、分离起诉条件与诉讼要件第31-32页
        二、确立当事人真实义务第32-34页
    第二节 强化司法应对第34-36页
        一、法院职权的适当强化第34-35页
        二、调解制度规范化第35页
        三、完善审前程序第35-36页
    第三节 完善法律规制第36-43页
        一、适当扩大虚假诉讼中第三人的范围第36-37页
        二、重视案外人另行起诉第37-38页
        三、建立虚假诉讼侵权损害赔偿制度第38-40页
        四、协调民刑程序第40-43页
结论第43-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49页

论文共4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农业活动中碳产品显化及市场对接研究--以黄土高原退耕区县南沟为例
下一篇:上市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发展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