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稀疏码分多址及其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注释表第13-15页
第1章 引言第15-21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7页
        1.1.1 研究的背景第15-16页
        1.1.2 研究的意义第16-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7-19页
        1.2.1 非正交多址接入的研究现状第17-18页
        1.2.2 稀疏码分多址的研究现状第18-19页
    1.3 论文主要工作第19-21页
第2章 SCMA理论基础第21-37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CDMA中的扩频技术第21-24页
    2.3 信号空间分集第24-25页
    2.4 MPA理论基础第25-32页
        2.4.1 先验概率和后验概率第25-26页
        2.4.2 最大后验假设与极大似然假设第26-27页
        2.4.3 因子图概论第27-28页
        2.4.4 基于因子图模型的消息传递第28-32页
    2.5 LDPC码第32-36页
        2.5.1 LDPC码的构造准则第32-34页
        2.5.2 LDPC码的译码第34-36页
    2.6 本章小结第36-37页
第3章 SCMA系统基本原理第37-50页
    3.1 引言第37页
    3.2 上行SCMA系统第37-42页
        3.2.1 SCMA发送端原理第38-41页
        3.2.2 SCMA接收端原理第41-42页
    3.3 SCMA系统性能分析第42-46页
        3.3.1 过载率分析及其与译码复杂度的关系第42-45页
        3.3.2 不同Turbo码码率的影响第45-46页
        3.3.3 迭代次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第46页
    3.4 SCMA与SC-FDMA系统性能的比较第46-49页
        3.4.1 过载率比较第47-48页
        3.4.2 误比特率比较第48页
        3.4.3 PAPR比较第48-49页
    3.5 本章小结第49-50页
第4章 SCMA码本设计及优化研究第50-69页
    4.1 引言第50页
    4.2 SCMA码本设计第50-59页
        4.2.1 映射矩阵设计第52-53页
        4.2.2 母星座设计第53-58页
        4.2.3 星座算子第58-59页
    4.3 星座算子中的相位旋转研究第59-64页
        4.3.1 相位旋转角度的影响第60-61页
        4.3.2 两种优化相位旋转角度的评价标准第61-64页
    4.4 实验仿真与性能分析第64-68页
        4.4.1 BER对比第64-66页
        4.4.2 译码复杂度对比第66-68页
    4.5 本章小结第68-69页
第5章 SCMA低复杂度检测算法研究第69-82页
    5.1 引言第69页
    5.2 MPA多用户检测算法第69-72页
    5.3 PEIT-MPA多用户检测算法第72-78页
        5.3.1 对接收信号概率密度函数值的分析第72-75页
        5.3.2 基于概率密度函数值判决的PEIT-MPA第75-77页
        5.3.3 算法复杂度分析第77-78页
    5.4 实验仿真与性能分析第78-81页
        5.4.1 算法复杂度对比第79-80页
        5.4.2 BER对比第80-81页
        5.4.3 收敛速度对比第81页
    5.5 本章小结第81-82页
第6章 结束语第82-84页
    6.1 主要工作与创新点第82-83页
    6.2 后续研究工作第83-84页
参考文献第84-90页
附录A HW-rotation码本第90-91页
附录B E-rotation码本第91-92页
附录C M-rotation码本第92-93页
附录D N-rotation码本第93-94页
致谢第94-95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及取得的成果第95页

论文共9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阀用动圈式直线电机比例放大器的研究与设计
下一篇:多关节低阻尼下肢外骨骼动力学特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