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特种铁路论文--地下铁路论文

暗挖地铁车站结构地震响应分析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2 地下结构震害机理及地震响应特点第10-11页
        1.2.1 地下结构震害机理第10-11页
        1.2.2 地下结构地震响应特点第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1 抗震研究方法第11-13页
        1.3.2 国外研究现状第13页
        1.3.3 国内研究现状第13-14页
    1.4 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14-16页
        1.4.1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4.2 主要研究内容第15-16页
第二章 动力响应计算基本理论第16-27页
    2.1 FLAC3D简介第16页
    2.2 FLAC3D动力计算基本理论第16-21页
        2.2.1 空间导数的有限差分近似第17页
        2.2.2 节点不平衡力的计算第17-19页
        2.2.3 增量形式的本构方程第19页
        2.2.4 时间导数的有限差分近似第19-20页
        2.2.5 计算循环第20-21页
    2.3 地震波的选取与处理第21-26页
        2.3.1 地震波的选取第21-22页
        2.3.2 地震波的调整第22-23页
        2.3.3 地震动反演基本理论第23-25页
        2.3.4 滤波与校正第25-26页
    2.4 本章小结第26-27页
第三章 三维模型的建立及初始平衡第27-34页
    3.1 工程概况第27-28页
        3.1.1 车站概况第27-28页
        3.1.2 工程地质概况第28页
    3.2 土-车站结构有限元模型建立第28-29页
    3.3 阻尼的设定第29-31页
        3.3.1 瑞利阻尼第29-30页
        3.3.2 局部阻尼第30-31页
    3.4 边界条件第31-32页
        3.4.1 静态边界第31页
        3.4.2 自由场边界第31-32页
    3.5 初始平衡状态验证第32-33页
    3.6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四章 自由场动力响应分析第34-41页
    4.1 自由场建模第34页
    4.2 不同地震波的自由场动力响应分析第34-38页
        4.2.1 位移响应分析第35-36页
        4.2.2 加速度放大系数分析第36-38页
    4.3 地震波的反演分析第38-40页
    4.4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五章 地铁车站结构动力响应影响因素分析第41-71页
    5.1 地震动输入方式对土-结构动力响应影响第41-47页
        5.1.1 应力分析第42-45页
        5.1.2 位移分析第45-47页
    5.2 不同地震动对土-结构动力响应影响第47-53页
        5.2.1 应力分析第48-51页
        5.2.2 位移分析第51页
        5.2.3 加速度放大系数分析第51-53页
    5.3 不同加速度峰值对土-结构动力响应影响第53-58页
        5.3.1 应力响应分析第53-56页
        5.3.2 位移响应分析第56-57页
        5.3.3 加速度放大系数分析第57-58页
    5.4 土层性质对土-结构动力响应影响第58-64页
        5.4.1 应力响应分析第59-62页
        5.4.2 位移响应分析第62-63页
        5.4.3 加速度放大系数分析第63-64页
    5.5 覆盖土层厚度对土-结构动力响应影响第64-69页
        5.5.1 应力响应分析第64-68页
        5.5.2 位移响应分析第68页
        5.5.3 加速度放大系数分析第68-69页
    5.6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1-73页
    6.1 结论第71-72页
    6.2 展望第72-73页
参考文献第73-76页
致谢第76-77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对未成年人限制适用逮捕
下一篇:论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托中农户权益之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