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 第6-7页 |
Summarize | 第7页 |
一、《初来乍到》 | 第9-13页 |
二、《最早的学校雏形——寺庙》 | 第13-17页 |
三、《寺庙学校现状的地域性差异》 | 第17-25页 |
四、《谁在支持寺庙教育?》 | 第25-28页 |
五、《寺庙学校与佛学院有何不同?》 | 第28-30页 |
六、《寺庙学校与其他宗教学校(基督教学校)有何不同?》 | 第30-32页 |
七、《泰国学生的校服到底是怎么回事?》 | 第32-35页 |
八、《丰富的寺庙校园生活》 | 第35-59页 |
(一) 充满仪式感的早会仪式 | 第35-37页 |
(二)佛教徒的课堂不一样 | 第37-39页 |
(三)Monk's Day 与多彩校园日 | 第39-42页 |
(四)感动母亲节 | 第42-45页 |
(五)学校变成“佛法会场” | 第45-49页 |
(六) 全泰寺庙学校的“佛法考试” | 第49-52页 |
(七)寺庙里穿校服的“义工” | 第52-55页 |
(八)小小佛教徒的出家仪式 | 第55-57页 |
(九)每个泰国男人都要去寺庙出家当和尚 | 第57-59页 |
九、《教育依赖于佛教、佛教又渗透到教育》 | 第59-61页 |
《泰国的寺庙学校》创作报告 | 第61-81页 |
一、毕业创作构思阐述 | 第61-64页 |
二、同类创作的最新状态和发展综述 | 第64-67页 |
三、创作难点分析 | 第67-68页 |
四、创作日程与效果分析 | 第68-72页 |
五、延伸思考 | 第72-80页 |
结语 | 第80-81页 |
注释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3页 |
致谢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