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23页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第10-14页 |
一、审计报告改革的背景 | 第10-13页 |
二、股价崩盘风险的研究背景 | 第13-14页 |
三、问题的提出 | 第14页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一、研究目的 | 第14-15页 |
二、研究意义 | 第15页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5-18页 |
一、重大错报风险 | 第15-16页 |
二、关键审计事项 | 第16-17页 |
三、股价崩盘风险 | 第17-18页 |
四、富时 100、富时 250、富时 350 | 第18页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8-19页 |
一、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二、研究框架 | 第19页 |
第五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一、研究思路与技术路径 | 第19-21页 |
二、研究方法 | 第21页 |
第六节 研究创新点 | 第21-23页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23-30页 |
第一节 重大错报风险披露对股价崩盘风险影响的理论基础 | 第23-25页 |
一、委托代理理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分析 | 第23-24页 |
二、信息不对称理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分析 | 第24页 |
三、有效市场假说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分析 | 第24-25页 |
第二节 文献回顾与述评 | 第25-30页 |
一、个性化审计报告重大错报风险披露的文献回顾 | 第25-26页 |
二、股价崩盘风险的文献回顾 | 第26-28页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评述及启示 | 第28-30页 |
第三章 重大错报风险披露与未来股价崩盘风险的研究假设与设计 | 第30-37页 |
第一节 研究假设 | 第30-31页 |
第二节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取 | 第31-35页 |
一、数据来源 | 第31-32页 |
二、变量定义及选取 | 第32-35页 |
第三节 研究模型 | 第35-37页 |
第四章 实证检验与分析 | 第37-49页 |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 | 第37-41页 |
一、富时350不同披露情况描述性统计 | 第37-38页 |
二、不同年度的描述性统计 | 第38-39页 |
三、富时250不同披露情况描述性统计 | 第39-41页 |
第二节 回归结果与分析 | 第41-49页 |
一、主要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41-42页 |
二、多重共线性与异方差的检验 | 第42-43页 |
三、回归分析 | 第43-47页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47-49页 |
第五章 研究结论、建议和展望 | 第49-53页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49-50页 |
第二节 研究建议与展望 | 第50-53页 |
一、研究建议 | 第50-52页 |
二、研究局限性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8页 |
附录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