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论文

2-硫代巴比妥酸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质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26页
    1.1 引言第10页
    1.2 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发展历史及现状第10-16页
    1.3 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第16-18页
        1.3.1 溶液法第16页
        1.3.2 气相扩散法第16页
        1.3.3 液层扩散法第16页
        1.3.4 水热法第16-17页
        1.3.5 溶剂热法第17-18页
    1.4 金属配位聚合物的性质和应用第18-20页
        1.4.1 催化作用第18页
        1.4.2 光学材料第18-19页
        1.4.3 储气材料第19-20页
    1.5 2-硫代巴比妥酸及其金属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第20-25页
        1.5.1 2-硫代巴比妥酸的性质第20-21页
        1.5.2 2-硫代巴比妥酸金属配位聚合物的研究进展第21-25页
    1.6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第25-26页
        1.6.1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第25页
        1.6.2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25-26页
第二章 2-硫代巴比妥酸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第26-41页
    2.1 实验部分第26-27页
        2.1.1 实验药品第26页
        2.1.2 主要仪器及测试条件第26-27页
    2.2 2-硫代巴比妥酸过渡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第27-28页
        2.2.1 配合物{[Fe(H_2TBA)_2(H_2O)_2].2DMF}n (1)的合成第27页
        2.2.2 配合物[Co(H_2TBA)_2(DMF)_2]n (2)的合成第27页
        2.2.3 配合物{[Co(H_2TBA)_2(H_2O)_2].2DMF]}n(3)的合成第27-28页
    2.3 晶体学数据及结构描述第28-35页
        2.3.1 配合物的晶体学数据第28-31页
        2.3.2 配合物1的结构描述第31-32页
        2.3.3 配合物2的结构描述第32-34页
        2.3.4 配合物3的结构描述第34-35页
    2.4 配合物的性质和结构表征第35-40页
        2.4.1 红外光谱分析第35-36页
        2.4.2 热稳定性分析第36-37页
        2.4.3 X-射线粉末衍射研究第37-38页
        2.4.4 配合物1的磁学性能分析第38-39页
        2.4.5 配合物2的荧光性能分析第39-40页
    2.5 本章小结第40-41页
第三章 2-硫代巴比妥酸稀土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和表征第41-58页
    3.1 实验部分第41-42页
        3.1.1 实验药品第41页
        3.1.2 主要仪器及测试条件第41-42页
        3.1.3 稀土高氯酸盐的制备第42页
    3.2 2-硫代巴比妥酸稀土配位聚合物的合成第42-43页
        3.2.1 配合物{[Sc(H_2TBA)_3(DMF)].2DMF}n (4)的合成第42页
        3.2.2 配合物{[M(H_2TBA)_4(DMF)_4(H_2O)][M(TBAS-STBA)_2(DMF)_4]·H_2O}n (M=Pr(5),Nd(6),Ga(7),Ce(8))的合成第42-43页
    3.3 晶体学数据及结构描述第43-55页
        3.3.1 配合物的晶体学数据第43-50页
        3.3.2 配合物4的结构描述第50-52页
        3.3.3 配合物 5-8 的结构描述第52-55页
    3.4 配合物的性质和结构表征第55-57页
        3.4.1 红外光谱分析第55页
        3.4.2 热稳定性分析第55-56页
        3.4.3 X-射线粉末衍射研究第56-57页
    3.5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目录第64-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GT1-7细胞中重要功能基因KISS1和GnRH启动子DNA甲基化的研究
下一篇:高稳定、易回收贵金属核壳结构催化剂的构筑与性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