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34页 |
1.1 引言 | 第14页 |
1.2 锂离子电池 | 第14-23页 |
1.2.1 锂离子电池简介 | 第14-15页 |
1.2.2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 | 第15-16页 |
1.2.3 锂离子电池优缺点 | 第16-17页 |
1.2.4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 第17-23页 |
1.3 超级电容器 | 第23-28页 |
1.3.1 超级电容器简介 | 第23-24页 |
1.3.2 超级电容器工作原理 | 第24-25页 |
1.3.3 超级电容器优缺点 | 第25-26页 |
1.3.4 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 | 第26-28页 |
1.4 二维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 第28-31页 |
1.4.1 导电集流体自支撑电极材料 | 第28-29页 |
1.4.2 二维层状结构自支撑电极材料 | 第29-31页 |
1.5 本文的立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31-34页 |
第二章 实验试剂、仪器与表征 | 第34-40页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第34-35页 |
2.1.1 实验试剂 | 第34-35页 |
2.1.2 实验仪器 | 第35页 |
2.2 材料表征 | 第35-37页 |
2.2.1 X射线衍射分析(X-ray diffraction,XRD) | 第35-36页 |
2.2.2 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 第36页 |
2.2.3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TEM) | 第36页 |
2.2.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 | 第36页 |
2.2.5 拉曼光谱(Raman) | 第36-37页 |
2.2.6 傅里叶转换红外线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 | 第37页 |
2.2.7 氮气体吸附比表面积测试(Brunauer-Emmett-Teller BET) | 第37页 |
2.3 锂离子电池装配 | 第37-38页 |
2.3.1 极片的制备 | 第37页 |
2.3.2 电池的组装 | 第37-38页 |
2.4 超级电容器的装配 | 第38页 |
2.4.1 极片的制备 | 第38页 |
2.4.2 电极的组装 | 第38页 |
2.5 电化学性能测试方法 | 第38-40页 |
2.5.1 锂离子电池恒流充放电测试(Galvanostatic charge/discharge GV) | 第38页 |
2.5.2 循环伏安测试(Cyclic Voltammetry CV) | 第38页 |
2.5.3 超级电容器电极的恒电流充放电测试(Galvanostatic charge/discharge GV) | 第38-39页 |
2.5.4 电化学阻抗谱测试(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 EIS) | 第39-40页 |
第三章 CuO/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40-54页 |
3.1 引言 | 第40-41页 |
3.2 CuO/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41-42页 |
3.2.1 CuO纳米片的制备 | 第41页 |
3.2.2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 | 第41页 |
3.2.3 CuO/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41-42页 |
3.3 CuO/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的结构与形貌分析 | 第42-47页 |
3.4 CuO/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的电化学性能 | 第47-53页 |
3.4.1 锂离子电池性能 | 第47-49页 |
3.4.2 超级电容器性能 | 第49-53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四章 Mn_3O_4/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4-64页 |
4.1 引言 | 第54页 |
4.2 Mn_3O_4/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54-55页 |
4.2.1 β-MnOOH纳米纤维的制备 | 第54-55页 |
4.2.2 Mn_3O_4/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55页 |
4.3 Mn_3O_4/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的结构与形貌表征 | 第55-59页 |
4.4 Mn_3O_4/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的电化学性能 | 第59-63页 |
4.4.1 锂离子电池性能 | 第59-60页 |
4.4.2 超级电容器性能 | 第60-63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3-64页 |
第五章 WS_2/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 | 第64-74页 |
5.1 引言 | 第64-65页 |
5.2 WS_2/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65页 |
5.2.1 WS_2纳米片的制备 | 第65页 |
5.2.2 WS_2/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65页 |
5.3 WS_2/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的表征 | 第65-68页 |
5.4 WS_2/还原氧化石墨烯复合薄膜的电化学性能 | 第68-71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71-74页 |
第六章 WS_2/单壁碳管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74-84页 |
6.1 引言 | 第74页 |
6.2 WS_2/单壁碳管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74-75页 |
6.2.1 单壁碳管分散液的制备 | 第74页 |
6.2.2 WS_2/单壁碳管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74-75页 |
6.3 WS_2/单壁碳管复合薄膜的表征 | 第75-78页 |
6.4 WS_2/单壁碳管复合薄膜的电化学性能 | 第78-82页 |
6.4.1 WS_2/单壁碳管复合薄膜的锂离子电池性能 | 第78-81页 |
6.4.2 WS_2/单壁碳管复合薄膜的超级电容器性能 | 第81-82页 |
6.5 本章小结 | 第82-84页 |
第七章 WS_2/SWCNT/CuO薄膜的制备及其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 | 第84-92页 |
7.1 引言 | 第84页 |
7.2 WS_2/SWCNT/CuO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84-85页 |
7.3 WS_2/SWCNT/CuO复合薄膜的表征 | 第85-87页 |
7.4 WS_2/SWCNT/CuO复合薄膜的锂离子电池性能 | 第87-90页 |
7.5 本章小结 | 第90-92页 |
第八章 Ti_3C_2/碳管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其锂离子电池性能研究 | 第92-100页 |
8.1 引言 | 第92页 |
8.2 Ti_3C_2/碳管(CNTs)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92-93页 |
8.2.1 Ti_3C_2纳米片的制备 | 第92-93页 |
8.2.2 Ti_3C_2/碳管复合薄膜的制备 | 第93页 |
8.3 Ti_3C_2/碳管复合薄膜的表征 | 第93-96页 |
8.4 Ti_3C_2/碳管复合薄膜锂离子电池性能测试 | 第96-99页 |
8.5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0-102页 |
9.1 结论 | 第100页 |
9.2 创新点 | 第100页 |
9.3 未来工作展望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18页 |
致谢 | 第118-120页 |
简历 | 第120-122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他科研成果 | 第122-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