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9-10页 |
第一部分 周世印教授学术渊源 | 第10-15页 |
1 导师简介 | 第10页 |
2 导师学术渊源概述 | 第10-15页 |
2.1 系统学习,功底扎实 | 第11页 |
2.2 勤求古训,善思悟道 | 第11-13页 |
2.3 师承名家,博采众长 | 第13-15页 |
第二部分 周世印教授脂肪肝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总结 | 第15-22页 |
1 辨治脂肪肝的学术思想 | 第15-18页 |
1.1 审病因,以湿为最 | 第15页 |
1.2 重望诊,舌诊为首 | 第15-16页 |
1.3 重辨证,分型论治 | 第16-17页 |
1.3.1 肝胆湿热型 | 第16页 |
1.3.2 瘀热互结型 | 第16-17页 |
1.3.3 肝脾不和型 | 第17页 |
1.3.4 脾虚湿盛型 | 第17页 |
1.3.5 肾虚血瘀型 | 第17页 |
1.4 调脾胃,治病求本 | 第17-18页 |
2 辨治脂肪肝的经验总结 | 第18-22页 |
第三部分 清热利湿法治疗肝胆湿热型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研究 | 第22-34页 |
1 研究目的 | 第22页 |
2 资料和方法 | 第22-25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2.2 方案设计 | 第22页 |
2.3 诊断标准 | 第22-23页 |
2.4 研究方法 | 第23-25页 |
2.5 统计方法 | 第25页 |
3 研究结果 | 第25-31页 |
3.1 一般基线比较 | 第25-27页 |
3.2 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第27-29页 |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西医病情指标变化比较 | 第29-31页 |
3.4 不良事件观察与安全性评价 | 第31页 |
4 讨论 | 第31-33页 |
4.1 研究思路 | 第31-32页 |
4.2 清热利湿方方义解析 | 第32页 |
4.3 本研究意义与思考 | 第32-33页 |
5 结论 | 第33-34页 |
结语 | 第34-35页 |
附录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西医研究进展 | 第35-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个人简介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