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异性通—徐渭与梵高的艺术比较研究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绪论 | 第8-10页 |
一、研究历史与现状 | 第8页 |
二、研究意义和方法 | 第8-9页 |
三、研究特色 | 第9页 |
四、研究重点和研究难点 | 第9-10页 |
引言 | 第10-12页 |
第一章 徐渭与梵高的人生历程与内心世界 | 第12-17页 |
第一节 生平历程 | 第12-14页 |
一、徐渭:人生如戏 | 第12-13页 |
二、梵高:一生孤独 | 第13-14页 |
第二节 内心世界 | 第14-17页 |
一、徐渭:狷狂的内心 | 第14-15页 |
二、梵高:对爱的渴望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徐渭与梵高基于情感体验的艺术表现 | 第17-26页 |
第一节 徐渭的水墨大写意 | 第17-20页 |
一、郁抑而发的水墨大写意 | 第17-18页 |
二、徐渭水墨大写意的艺术特征 | 第18-20页 |
第二节 梵高的表现主义 | 第20-24页 |
一、表现主义初现 | 第20-22页 |
二、梵高表现主义绘画的特征 | 第22-24页 |
第三节 徐渭、梵高的其它艺术形式 | 第24-26页 |
第三章 徐渭、梵高的艺术存在与宗教信仰 | 第26-32页 |
第一节 徐渭的自我超脱 | 第26-28页 |
一、融通三教对徐渭的绘画艺术的影响 | 第26-27页 |
二、融通三教对徐渭艺术理论的影响 | 第27-28页 |
第二节 梵高真诚的信仰 | 第28-32页 |
第四章 徐渭、梵高艺术生命的悲剧色彩 | 第32-35页 |
第一节 生命的探寻 | 第32-33页 |
第二节 悲观的远见 | 第33-35页 |
结语 | 第35-37页 |
参考文献 | 第37-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
附: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成果 | 第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