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园林规划与建设论文

俞孔坚景观理念分析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选题研究的背景与意义第9页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9-11页
        1.2.1 俞孔坚的主要著作第9-11页
    1.3 本论文研究方法及内容第11-12页
        1.3.1 文献研究法第11-12页
        1.3.2 案例解读法第12页
        1.3.3 实地考察法第12页
    1.4 研究内容第12-14页
第二章 俞孔坚景观理念思想溯源第14-21页
    2.1 成长经历第14-16页
        2.1.1 少年成长环境第14页
        2.1.2 青年国内学习经历第14-16页
        2.1.3 国外学习经历第16页
    2.2 俞孔坚景观理念形成的理论基础第16-21页
        2.2.1 生态科学量化的理论基础第17-18页
        2.2.2 俞孔坚景观理论内容第18-21页
第三章 俞孔坚的景观理论中的审美理念第21-36页
    3.1 田地艺术第21-25页
        3.1.1 田之真第21-23页
        3.1.2 田之善第23-24页
        3.1.3 田之美第24-25页
    3.2 极简主义第25-28页
        3.2.1 简约主义与形式美第25-26页
        3.2.2 新材料的运用第26-27页
        3.2.3 与环境相融合第27-28页
    3.3 白话艺术第28-33页
        3.3.1 大众性第29-30页
        3.3.2 生态性第30-32页
        3.3.3 地域性第32-33页
    3.4 俞孔坚景观理念的表述特征第33-36页
        3.4.1 激进的批评第33页
        3.4.2 质朴的情感第33-34页
        3.4.3 理性的思辨第34-36页
第四章 俞孔坚景观理念对当代中国的意义第36-44页
    4.1 俞孔坚对当代中国景观设计界的意义第36-39页
        4.1.1 中国景观设计师反思第36-37页
        4.1.2 中国园林教育反思第37-39页
    4.2 辩证看俞孔坚的争议第39-44页
        4.2.1 封建末期传统园林为国粹艺术的争论第39-41页
        4.2.2 科学生态量化解决方式的质疑第41-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体异性通—徐渭与梵高的艺术比较研究
下一篇:敦煌第172窟《观无量寿经变》--中国本土画风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