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1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3页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3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3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3 研究综述 | 第13-21页 |
1.3.1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6页 |
1.3.2 国内高山滑雪教学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3 国外高山滑雪教学研究现状 | 第17-21页 |
第2章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第21-26页 |
2.1 研究对象 | 第21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1-26页 |
2.2.1 文献资料法 | 第21页 |
2.2.2 实验法 | 第21-25页 |
2.2.3 专家访谈法 | 第25-26页 |
第3章 哈尔滨体育学院小群体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 | 第26-32页 |
3.1 高山滑雪课小群体教学应用的理论基础 | 第26-28页 |
3.1.1 社会学理论基础在小群体教学中的应用 | 第26页 |
3.1.2 心理学理论基础在小群体教学中的应用 | 第26-28页 |
3.1.3 体育学理论基础在小群体教学中的应用 | 第28页 |
3.2 高山滑雪小群体教学应用中的基本构成要素 | 第28-32页 |
3.2.1 小群体教学模式的教学目标 | 第28页 |
3.2.2 小群体滑雪教学的环境与条件 | 第28-29页 |
3.2.3 高山滑雪教学中小群体教学程序 | 第29-31页 |
3.2.4 小群体教学模式的教学评价 | 第31-32页 |
第4章 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滑雪课程教学概况与存在的问题 | 第32-39页 |
4.1 高山滑雪课的情况 | 第32-34页 |
4.1.1 高山滑雪专修课特点 | 第32-33页 |
4.1.2 高山滑雪选修课特点 | 第33页 |
4.1.3 高山滑雪必修课特点 | 第33页 |
4.1.4 高山滑雪课程参加人数以及不同课程所占比例 | 第33-34页 |
4.2 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滑雪课程教学特征分析 | 第34-36页 |
4.2.1 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滑雪课程教学模式分析 | 第34页 |
4.2.2 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滑雪课程教学组织形式分析 | 第34-36页 |
4.3 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滑雪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37页 |
4.3.1 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效率较低 | 第36页 |
4.3.2 教学组织方法单一、教学设计单调、乏味 | 第36页 |
4.3.3 高山滑雪技术教学效果不理想 | 第36-37页 |
4.4 解决高山滑雪课教学过程中问题的方法选择——小群体教学法 | 第37-39页 |
第5章 哈尔滨体育学院高山滑雪小群体教学应用的实验分析 | 第39-52页 |
5.1 实验前结果及分析 | 第39页 |
5.1.1 实验前测试结果 | 第39页 |
5.1.2 实验前测结果分析 | 第39页 |
5.2 小群体教学模式在高山滑雪教学中的应用结果及分析 | 第39-52页 |
5.2.1 小群体教学对高山滑雪基本技术达标的影响 | 第39-40页 |
5.2.2 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学生滑雪技能水平产生的影响 | 第40-42页 |
5.2.3 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 第42-43页 |
5.2.4 小群体教学模式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 | 第43-46页 |
5.2.5 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影响 | 第46-51页 |
5.2.6 小群体教学模式对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和集体荣誉感的影响 | 第51-52页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2-54页 |
6.1 结论 | 第52-53页 |
6.2 建议 | 第53-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7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