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特色景观设计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2-2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2-13页 |
1.1.1 背景 | 第12页 |
1.1.2 意义 | 第12-13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3-14页 |
1.2.1 老龄化 | 第13页 |
1.2.2 老干部 | 第13-14页 |
1.2.3 老干部活动中心 | 第14页 |
1.2.4 特色景观 | 第14页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6页 |
1.3.1 内容 | 第14-15页 |
1.3.2 方法 | 第15-16页 |
1.4 技术路线 | 第16-17页 |
1.5 国内外研究情况及优秀案例 | 第17-22页 |
1.5.1 国内起源及发展现状 | 第17-18页 |
1.5.2 国内相关优秀案例 | 第18-19页 |
1.5.3 国外研究起源及发展现状 | 第19-20页 |
1.5.4 国外相关优秀案例 | 第20-22页 |
1.6 相关理论基础 | 第22-24页 |
1.6.1 环境心理学理论 | 第22页 |
1.6.2 微气候学理论 | 第22-24页 |
2 老干部及其室外活动特点 | 第24-30页 |
2.1 心理特征 | 第24-25页 |
2.2 生理特征 | 第25-26页 |
2.3 室外活动领域 | 第26-27页 |
2.3.1 基本生活圈 | 第26-27页 |
2.3.2 扩大交际圈 | 第27页 |
2.4 室外活动类型 | 第27-28页 |
2.4.1 必要性活动 | 第27页 |
2.4.2 自发性活动 | 第27页 |
2.4.3 社会性活动 | 第27-28页 |
2.5 室外活动规律 | 第28-29页 |
2.5.1 群体性 | 第28页 |
2.5.2 时域性 | 第28-29页 |
2.5.3 区域性 | 第29页 |
2.6 小结 | 第29-30页 |
3 老干部活动中心的分类及设计内容 | 第30-44页 |
3.1 性质分类 | 第30-32页 |
3.1.1 按行政级别划分 | 第30-31页 |
3.1.2 按规模大小划分 | 第31页 |
3.1.3 按建设单位划分 | 第31-32页 |
3.2 设计原则 | 第32-33页 |
3.2.1 从形式化到实用化 | 第32页 |
3.2.2 从景观化到人性化 | 第32-33页 |
3.2.3 从现代化到地域化 | 第33页 |
3.3 设计内容 | 第33-41页 |
3.3.1 基础性空间 | 第33-35页 |
3.3.2 交往娱乐空间 | 第35-36页 |
3.3.3 休闲健身空间 | 第36-37页 |
3.3.4 观赏性空间 | 第37-39页 |
3.3.5 文化性空间 | 第39-40页 |
3.3.6 园艺性空间 | 第40页 |
3.3.7 弥补性空间 | 第40-41页 |
3.4 特色景观营建 | 第41-44页 |
4 老干部活动中心景观现状调研分析 | 第44-68页 |
4.1 湖南省老干部活动中心 | 第44-47页 |
4.1.1 区位概况 | 第44页 |
4.1.2 专项设计 | 第44-47页 |
4.1.3 室内外空间联系 | 第47页 |
4.2 长沙市老干部活动中心 | 第47-52页 |
4.2.1 区位概况 | 第47-48页 |
4.2.2 专项设计 | 第48-51页 |
4.2.3 室内外空间联系 | 第51-52页 |
4.3 长沙市雨花区老干部活动中心 | 第52页 |
4.3.1 区位概况 | 第52页 |
4.3.2 专项设计 | 第52页 |
4.3.3 室内外空间联系 | 第52页 |
4.4 长沙市天心区老干部活动中心 | 第52-53页 |
4.4.1 区位概况 | 第52页 |
4.4.2 专项设计 | 第52-53页 |
4.5 长沙市中南大学老干部活动中心 | 第53-55页 |
4.5.1 区位概况 | 第53-54页 |
4.5.2 专项设计 | 第54-55页 |
4.6 醴陵市老年体育活动中心 | 第55-59页 |
4.6.1 区位概况 | 第55-56页 |
4.6.2 分区设计 | 第56-59页 |
4.7 醴陵市状元洲文化公园 | 第59-62页 |
4.7.1 区位概况 | 第59-60页 |
4.7.2 分区设计 | 第60-62页 |
4.8 现状问卷调查 | 第62-64页 |
4.8.1 调研范围和对象 | 第62页 |
4.8.2 调研目的和方式 | 第62页 |
4.8.3 问卷调研结果归纳 | 第62-64页 |
4.9 案例特色景观借鉴思考 | 第64-68页 |
5 醴陵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特色景观设计 | 第68-110页 |
5.1 现状分析 | 第68-81页 |
5.1.1 区域现状分析 | 第68-74页 |
5.1.2 基地现状分析 | 第74-79页 |
5.1.3 建筑布局与空间结构分析 | 第79-80页 |
5.1.4 现状问题梳理及应对措施 | 第80-81页 |
5.2 设计构思 | 第81-84页 |
5.2.1 设计原则 | 第81-82页 |
5.2.2 设计理念 | 第82-84页 |
5.3 总体规划 | 第84-87页 |
5.3.1 总平面图 | 第84-85页 |
5.3.2 景观结构 | 第85-86页 |
5.3.3 功能分区 | 第86-87页 |
5.4 详细设计 | 第87-98页 |
5.4.1 文化教育区 | 第87-90页 |
5.4.2 广场活动区 | 第90-92页 |
5.4.3 园艺体验区 | 第92-94页 |
5.4.4 滨水漫步区 | 第94-95页 |
5.4.5 安静休憩区 | 第95-96页 |
5.4.6 休闲健身区 | 第96-98页 |
5.5 专项设计 | 第98-104页 |
5.5.1 竖向 | 第98-99页 |
5.5.2 道路 | 第99-100页 |
5.5.3 水体 | 第100-101页 |
5.5.4 照明 | 第101-102页 |
5.5.5 小品设施 | 第102-104页 |
5.6 植物设计 | 第104-107页 |
5.6.1 植物配置原则 | 第104-105页 |
5.6.2 分区空间营造 | 第105-107页 |
5.7 特色景观设计小结 | 第107-110页 |
5.7.1 满足老年人特征的设计 | 第107-108页 |
5.7.2 体现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 | 第108-110页 |
6 结论与讨论 | 第110-112页 |
6.1 结论 | 第110-111页 |
6.2 讨论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6页 |
附录A | 第116-118页 |
附录B | 第118-152页 |
致谢 | 第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