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一般工业技术论文--工程材料学论文--特种结构材料论文

过渡金属氧化物分级纳米结构的构筑及储锂性能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1章 绪论第14-42页
    1.1 引言第14-15页
    1.2 分级纳米结构第15-30页
        1.2.1 分级纳米结构的分类第15页
        1.2.2 分级纳米结构的潜在应用第15-21页
        1.2.3分级纳米结构的制备方法第21-27页
        1.2.4 分级纳米结构的构筑机制第27-28页
        1.2.5 分级纳米结构研究面临的问题第28-30页
    1.3 锂离子电池用过渡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第30-39页
        1.3.1 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第30-31页
        1.3.2 过渡金属氧化物储锂机理第31-32页
        1.3.3 过渡金属氧化物分级纳米结构第32-39页
    1.4 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39-42页
        1.4.1 选题背景第39-40页
        1.4.2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第40-42页
第2章 材料制备及表征手段第42-46页
    2.1 试剂及实验设备第42-44页
        2.1.1 试剂第42-43页
        2.1.2 实验设备第43-44页
    2.2 样品的形貌与表征第44-45页
    2.3 电极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5页
    2.4 电化学性能测试第45-46页
第3章 α-Fe_2O_3分级中空纳米结构的设计和储锂性能第46-67页
    3.1 引言第46-48页
    3.2 实验部分第48-50页
        3.2.1 实验方案设计第48-50页
        3.2.2 样品制备第50页
    3.3 结果与讨论第50-66页
        3.3.1 产物XRD分析第50-51页
        3.3.2产物形貌/结构第51-55页
        3.3.3 形成机理及讨论第55-60页
        3.3.4 分级中空纳米结构的孔结构第60-61页
        3.3.5 储锂性能第61-64页
        3.3.6 充放电循环后形貌第64-66页
    3.4 本章结论第66-67页
第4章 α-Fe_2O_3花形分级纳米结构的制备和储锂性能第67-84页
    4.1 引言第67-68页
    4.2 实验部分第68-70页
        4.2.1 实验方案设计第68-70页
        4.2.2 样品制备第70页
    4.3 结果与讨论第70-83页
        4.3.1 产物XRD分析第70页
        4.3.2 产物形貌/结构分析第70-74页
        4.3.3 形成机理及讨论第74-80页
        4.3.4 花形分级结构的孔结构第80-81页
        4.3.5 储锂性能第81-83页
    4.4 本章结论第83-84页
第5章 CuO分级中空微纳米扁球的制备和储锂性能第84-102页
    5.1 引言第84-85页
    5.2 实验部分第85-87页
        5.2.1 实验方案设计第85-86页
        5.2.2 样品制备第86-87页
    5.3 结果与讨论第87-100页
        5.3.1 产物XRD分析第87页
        5.3.2 产物形貌分析第87-90页
        5.3.3 形成机理及讨论第90-95页
        5.3.4 花形CuC_2O_4分级微纳米结构的制备第95-98页
        5.3.5 分级中空微纳米球的孔结构第98页
        5.3.6 储锂性能第98-100页
    5.4 本章结论第100-102页
第6章 结论和展望第102-105页
    6.1 结论第102-104页
    6.2 展望第104-105页
致谢第105-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21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双峰县洪山殿镇太平村景观规划
下一篇:醴陵市老干部活动中心特色景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