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脑血管疾病论文--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论文

经皮穴位电刺激八邪穴对脑卒中患者痉挛期手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

摘要第7-8页
Abstract第8-9页
前言第10-11页
第一部分 理论部分第11-20页
    1. 传统医学对脑卒中的认识第11-13页
        1.1 传统医学对脑卒中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1页
        1.2 传统医学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认识第11页
        1.3 传统医学对中风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第11-13页
    2. 现代医学对脑卒的认识第13-15页
        2.1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病因病机的认识第13页
        2.2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认识第13-14页
        2.3 现代医学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障碍的治疗方法第14-15页
    3. 脑卒中后手功能重建的研究第15-16页
        3.1 手的功能特征第15页
        3.2 手的解剖学结构第15页
        3.3 手功能重建的现状第15-16页
    4. 经皮穴位电刺激的研究进展第16-18页
        4.1 经皮穴位电刺激的起源和最初临床应用第16-17页
        4.2 经皮穴位电刺激最新临床应用进展第17页
        4.3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脑卒中的应用及可能作用机制第17-18页
    5. 八邪穴选穴依据第18-20页
        5.1 穴位考证第18页
        5.2 定位及解剖结构第18页
        5.3 功能主治第18页
        5.4 八邪穴治疗手功能障碍可能机制第18-20页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第20-26页
    1. 研究对象第20-21页
        1.1 病例来源第20页
        1.2 诊断标准第20页
        1.3 纳入标准第20页
        1.4 排除标准第20页
        1.5 脱落标准第20页
        1.6 剔除标准第20-21页
        1.7 中止标准第21页
    2. 研究方法第21-22页
        2.1 分组方法第21页
        2.2 治疗方法第21页
        2.3 观察指标第21-22页
        2.4 疗效评价第22页
        2.5 统计分析第22页
    3. 研究结果第22-26页
        3.1 试验完成情况第22页
        3.2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比较第22-23页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Asworth分级情况比较第23-24页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及4周后Fugl-meyer评分比较第24页
        3.5 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及治疗4周后ADL评分比较第24-25页
        3.6 两组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第25-26页
第三部分 讨论第26-29页
    1. 结果分析第26-27页
        1.1 经皮穴位电刺激八邪穴对手肌张力的影响第26-27页
        1.2 经皮穴位电刺激八邪穴对手功能的影响第27页
        1.3 经皮穴位电刺激八邪穴对脑卒中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第27页
    2. 创新点及研究意义第27-28页
    3. 存在问题与不足第28-29页
第四部分 结论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5页
附录第35-39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学术成果第39-40页
致谢第40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气候变化下降水输入和水文模型参数对水文模拟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XCT图像和比例边界有限元法的混凝土细观断裂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