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8-17页 |
一、选题背景 | 第8-9页 |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9-14页 |
(一) 国内文献综述 | 第9-13页 |
(二)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3-14页 |
三、本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一) 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四、创新点与不足 | 第16-17页 |
第一章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 | 第17-27页 |
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涵 | 第17-18页 |
二、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基本特征 | 第18-23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性 | 第19-20页 |
(二)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明显的综合性 | 第20-21页 |
(三)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很强的理论性 | 第21-22页 |
(四)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具有突出的实践性 | 第22-23页 |
三、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属性对思政硕士研究生科研的特殊要求 | 第23-27页 |
(一) 对科研选题的范围具有限定性 | 第23页 |
(二) 对理论观点的价值取向具有限定性 | 第23-24页 |
(三) 对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具有特殊要求 | 第24-25页 |
(四) 对研究结论产生的影响具有导向性 | 第25-27页 |
第二章 思政硕士研究生科研存在的阻力 | 第27-33页 |
一、社会上对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偏见 | 第27-29页 |
二、科学性与意识形态性之间的复杂关系 | 第29-30页 |
三、西方思潮对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的干扰造成不利影响 | 第30-31页 |
四、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综合性产生的不利影响 | 第31-33页 |
第三章 思政硕士研究生科研具有的动力 | 第33-40页 |
一、两种基本科研动力类型 | 第33-36页 |
(一) 压力型动力 | 第33-35页 |
(二) 激励型动力 | 第35-36页 |
二、思政硕士研究生科研动力的特殊性 | 第36-40页 |
(一)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在我国具有重要地位 | 第37页 |
(二) 实践在思政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中具有特殊作用 | 第37-38页 |
(三) 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是推动思政硕士研究生科研二重因素 | 第38-40页 |
第四章 思政硕士研究生科研的驱动策略 | 第40-51页 |
一、思政硕士研究生科研的有效策略 | 第40-45页 |
(一) 充分利用国家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契机 | 第40-41页 |
(二) 积极依托高校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基本平台 | 第41-43页 |
(三) 充分利用科研团队在克服科研阻力的作用 | 第43-44页 |
(四) 主动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学术责任和社会责任化为科研动力 | 第44-45页 |
二、思政硕士研究生科研动力转化策略与要求 | 第45-51页 |
(一) 压力型动力转化策略 | 第45-47页 |
(二) 激励型动力转化策略 | 第47-48页 |
(三) 动力转化要求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作者简介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