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绪论 | 第14-22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6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6-19页 |
1.2.1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6-17页 |
1.2.2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7-19页 |
1.2.3 文献评述 | 第19页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9-21页 |
1.3.1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1.3.2 论文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4 论文创新与不足 | 第21-22页 |
1.4.1 论文创新之处 | 第21页 |
1.4.2 论文不足之处 | 第21-22页 |
2 互联网企业收入概述及收入准则比较 | 第22-38页 |
2.1 互联网企业的概念及主要业务类型 | 第22-27页 |
2.1.1 互联网企业的概念及财务特点 | 第22-23页 |
2.1.2 互联网企业的主要业务类型及收入构成 | 第23-27页 |
2.2 企业收入确认与计量的基础 | 第27-28页 |
2.2.1 资产负债观 | 第27页 |
2.2.2 收入费用观 | 第27-28页 |
2.2.3 评述 | 第28页 |
2.3 企业收入确认与计量相关准则比较 | 第28-38页 |
2.3.1 FASB和IASB收入准则演进及主要内容 | 第28-31页 |
2.3.2 我国收入准则的演进及主要内容 | 第31-34页 |
2.3.3 CAS14与IFRS15及收入准则征求意见稿的比较 | 第34-38页 |
3 互联网企业收入确认与计量问题分析 | 第38-52页 |
3.1 互联网企业收入确认与计量的现状 | 第38-45页 |
3.1.1 网络销售商品收入 | 第38-40页 |
3.1.2 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 | 第40-42页 |
3.1.3 互联网广告收入 | 第42-44页 |
3.1.4 互联网企业其他收入 | 第44-45页 |
3.2 互联网企业收入确认与计量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5-52页 |
3.2.1 网络销售商品业务收入 | 第45-47页 |
3.2.2 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 | 第47-49页 |
3.2.3 互联网广告收入 | 第49-50页 |
3.2.4 互联网企业其他收入 | 第50-52页 |
4 互联网企业收入确认与计量的建议 | 第52-60页 |
4.1 对《收入》准则修订的建议 | 第52-55页 |
4.1.1 收入确认角度的相关建议 | 第52-54页 |
4.1.2 以交易价格计量 | 第54-55页 |
4.2 网络销售商品收入确认与计量的建议 | 第55-56页 |
4.2.1 在控制权转移时确认收入 | 第55页 |
4.2.2 根据交易实质判断总额法净额法 | 第55-56页 |
4.3 互联网增值服务收入确认的时点与时期选择 | 第56-57页 |
4.3.1 履约义务确定情况下确认时点与时期的选择 | 第56页 |
4.3.2 履约义务不确定情况下收入确认时期的界定 | 第56-57页 |
4.4 互联网广告收入确认与计量的建议 | 第57-58页 |
4.4.1 广告互换业务根据是否具有商业实质确认收入 | 第57-58页 |
4.4.2 根据效果付费的广告以交易价格确定计量金额 | 第58页 |
4.5 沉淀资金利息收入不应该确认为互联网企业第三方支付收入 | 第58-60页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