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贸易经济论文--中国国内贸易经济论文--商品流通论文--电子贸易、网上贸易论文

我国P2P网络借贷监管的法经济学分析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1 导论第10-15页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0-11页
        1.1.1 选题背景第10页
        1.1.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 研究内容及方法第11-12页
        1.2.1 研究内容第11页
        1.2.2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3 文献综述第12-14页
        1.3.1 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2 文献评述第14页
    1.4 创新之处第14-15页
2 P2P网络借贷及其发展现状第15-19页
    2.1 P2P网络借贷的概念第15页
    2.2 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第15-19页
        2.2.1 国外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第15-16页
        2.2.2 国内P2P网络借贷的发展现状第16-19页
3 我国P2P网络借贷的风险分析第19-24页
    3.1 操作风险第19-20页
    3.2 信用风险第20-21页
        3.2.1 来自平台的信用风险第20页
        3.2.2 来自借款人的信用风险第20-21页
    3.3 流动性风险第21-24页
        3.3.1 期限错配引发的流动性风险第21-22页
        3.3.2 阴阳合同引发的流动性风险第22页
        3.3.3 平台全额担保引发的流动性风险第22-24页
4 我国P2P网络借贷监管的法经济学分析第24-32页
    4.1 我国P2P网络借贷监管的供需分析第24-26页
        4.1.1 P2P网络借贷监管的供给分析第24-25页
        4.1.2 P2P网络借贷监管的需求分析第25-26页
    4.2 我国P2P网络借贷监管的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第26-29页
        4.2.1 P2P网络借贷的逆向选择问题第26-27页
        4.2.2 P2P网络借贷的道德风险问题第27-28页
        4.2.3 P2P网络借贷的羊群行为问题第28-29页
    4.3 我国P2P网络借贷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第29-32页
        4.3.1 P2P网络借贷私人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第29-30页
        4.3.2 P2P网络借贷政府监管的成本收益分析第30-32页
5 国外P2P网络借贷监管的经验与我国P2P网络借贷监管机制的完善第32-40页
    5.1 国外P2P网络借贷监管的借鉴第32-34页
        5.1.1 法律地位的确立第32页
        5.1.2 征信体系的完善第32-33页
        5.1.3 风险管理的构建第33页
        5.1.4 国外P2P网络借贷监管的启示第33-34页
    5.2 我国P2P网络借贷监管机制的完善第34-40页
        5.2.1 我国P2P网络借贷监管的现状与问题第34-36页
        5.2.2 我国P2P网络借贷监管机制的完善第36-40页
结语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3页
致谢第43页

论文共4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山西省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
下一篇:农户宅基地退出机制研究--以天水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