瞬态热线法热物性测试技术的数值模拟研究
|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7页 |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0-12页 |
| 1.2 热物性的研究进展和应用 | 第12-15页 |
| 1.2.1 热物性及瞬态热线法的研究进展 | 第12-13页 |
| 1.2.2 国内研究进展和应用 | 第13-15页 |
| 1.3 数值计算方法 | 第15-16页 |
| 1.4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6-17页 |
| 第2章 瞬态热线法的基本原理 | 第17-26页 |
| 2.1 热线法测试原理 | 第17-19页 |
| 2.1.1 热线法原理及理论模型 | 第17-18页 |
| 2.1.2 理论模型与实际测量的差异 | 第18-19页 |
| 2.2 热线法的分类 | 第19-24页 |
| 2.3 本章小结 | 第24-26页 |
| 第3章 数值计算模型和相关参数的确定 | 第26-38页 |
| 3.1 仿真模型的建立 | 第26-27页 |
| 3.1.1 物理模型及网格的划分 | 第26-27页 |
| 3.1.2 网格独立性及模型的验证 | 第27页 |
| 3.2 边界条件的确定 | 第27-29页 |
| 3.3 设置参数的确定 | 第29-37页 |
| 3.3.1 热线参数的选取 | 第29-31页 |
| 3.3.2 热线半径的选取 | 第31页 |
| 3.3.3 功率的确定 | 第31-32页 |
| 3.3.4 时间步长的确定 | 第32-33页 |
| 3.3.5 有效时间的确定 | 第33-37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第4章 各因素对导热系数测量误差的影响特性 | 第38-45页 |
| 4.1 试样尺寸的影响 | 第39-41页 |
| 4.2 热线热容的影响 | 第41-42页 |
| 4.3 热线半径的影响 | 第42-43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5-47页 |
| 5.1 总结 | 第45-46页 |
| 5.2 展望 | 第46-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47-5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2-5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第53-54页 |
| 致谢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