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信息与知识传播论文--信息与传播理论论文--传播理论论文

以网民结构为视角的网络民主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7-12页
 第一节、立论基础第7-8页
 第二节、研究背景第8-10页
 第三节、选题的意义第10-11页
 第四节、基本思路第11-12页
第二章 网民与网民的结构性组合第12-22页
 第一节 认识网民第12-15页
  一、网络社会的诞生第12-13页
  二、网民的定义第13-14页
  三、网民结构的阐释第14-15页
 第二节 网民结构的演进第15-22页
  一、变迁与现状分析第15-19页
  二、结构特征第19-22页
第三章 网民结构对网络民主的影响第22-31页
 第一节 认识网络民主第22-24页
  一、什么是网络民主第22-23页
  二、网络民主与现实民主的关系第23-24页
 第二节 网民的群体作用机制第24-27页
  一、意见气候的形成第24-25页
  二、意见领袖的影响第25-26页
  三、作为权力中介的信息第26-27页
 第三节 从虚拟到现实的力量第27-31页
  一、意识的觉醒第28-29页
  二、公民的行动第29-31页
第四章 从结构的视角解释网络民主的局限第31-39页
 第一节 网络公民的困境第31-35页
  一、管理的权力第31-33页
  二、真实的信息第33-34页
  三、大众的舞台第34-35页
 第二节 结构性缺陷第35-39页
  一、不成比例的话语权第35-36页
  二、协商的失败第36-37页
  三、网民的素质第37-39页
第五章 网民结构的合理性探讨第39-46页
 第一节 结构的合理性条件第39-42页
  一、民意表达第39-41页
  二、权力制衡第41-42页
  三、稳定社会第42页
 第二节 结构合理性的保障第42-46页
  一、完善网络民主制度第42-44页
  二、健全网络立法第44-46页
第六章 优化结构推进网络民主第46-51页
 第一节 网民结构与网民素质的关系第46-48页
 第二节 提升网民媒介素养第48-51页
结论第51-54页
参考文献第54-58页
致谢第58-59页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人肉搜索传播形态与作用研究
下一篇:我国手机报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