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0页 |
1.1 铝及铝合金概述 | 第10-12页 |
1.1.1 铝及铝合金特点及应用 | 第10-11页 |
1.1.2 5000系铝合金简介 | 第11-12页 |
1.2 铝合金的强化机制 | 第12-13页 |
1.2.1 固溶强化 | 第12页 |
1.2.2 细晶强化 | 第12页 |
1.2.3 微合金强化 | 第12-13页 |
1.3 纳米材料概述 | 第13-15页 |
1.3.1 表面涂层沉积纳米化 | 第14页 |
1.3.2 表面自身纳米化 | 第14-15页 |
1.3.3 混合纳米化 | 第15页 |
1.4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简介 | 第15-18页 |
1.4.1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原理 | 第15-16页 |
1.4.2 SMAT处理铝合金研究现状 | 第16-18页 |
1.5 选题意义及课题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1.5.1 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1.5.2 研究内容 | 第19-20页 |
第2章 研究路线及实验过程 | 第20-25页 |
2.1 工艺路线 | 第20-21页 |
2.2 实验样品制备 | 第21页 |
2.2.1 实验材料 | 第21页 |
2.2.2 表面机械研磨处理 | 第21页 |
2.3 显微组织观测 | 第21-22页 |
2.3.1 XRD测试 | 第21-22页 |
2.3.2 EBSD测试 | 第22页 |
2.3.3 SEM观察 | 第22页 |
2.4 力学性能检测 | 第22-25页 |
2.4.1 拉伸试验 | 第22-23页 |
2.4.2 硬度测试 | 第23-25页 |
第3章 SMAT处理对粗晶和细晶5182铝合金组织的影响 | 第25-41页 |
3.1 XRD分析 | 第25-29页 |
3.2 EBSD分析 | 第29-40页 |
3.2.1 组织和取向成像分析 | 第29-33页 |
3.2.2 晶粒尺寸分布情况 | 第33-35页 |
3.2.3 取向差分析 | 第35-37页 |
3.2.4 极图的分析 | 第37-40页 |
3.3 结论及分析 | 第40-41页 |
第4章 SMAT对粗晶和细晶5182铝合金力学性能的影响 | 第41-56页 |
4.1 硬度测试 | 第41-42页 |
4.2 拉伸性能 | 第42-54页 |
4.2.1 拉伸断口分析 | 第45-49页 |
4.2.2 应变硬化行为研究 | 第49-54页 |
4.3 结论及分析 | 第54-5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9页 |
5.1 主要结论 | 第56-57页 |
5.2 展望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5页 |